top of page

希盟为补选改东铁路钱,失了政权依旧“死撑”


去年4月的森州晏斗议席补选期间,时任财长林冠英到当地拉票时,向出席政治演讲的当地选民暗示,东铁计划在重新谈判后,将会修改路线,他说如果要“好消息”,就应该支持希盟政府。



这消息传出后,当时的网民发挥了创意。由于晏斗补选后就轮到沙巴山打根补选,网民凭着想像,既然因为森州有补选,东铁轨道就拉到森走,那么沙巴有补选,东铁路线就可以通过南中国海画到山打根,借此打脸希盟政府。



接着,希盟公布东铁改道的路线,众人才发现,希盟的东铁路线需要从雪州南下到森州再前往东海岸。而且,希盟的新路线取消了原有的文冬站,让文冬人在投给希盟做政府后,自己的利益反而被出卖了。



东铁的发展原是为了拉近东海岸与西海岸两地人口与货物流通的距离,但在希盟执政之下,东铁的路线变成补选糖果和攻击国阵的武器。



为了合理化希盟更改东铁路线,不再经过彭亨的文冬,行动党发动网兵制造舆论,污蔑马华的朋党在彭亨文冬购买大片土地,扬言随着东铁改道,希盟已成功剿灭马华朋党。



行动党大概没有想到执政22个月就被马哈迪搞到倒台,当国盟检讨东铁路线时,行动党前交通部长陆兆福和森州行政议员张聒翔迫不及待抨击国盟政府,指国盟罔顾森州的经济利益。



按照红豆兵的说法,是否也意味着行动党的朋党在希盟路线购买大片土地?行动党所谓的经济利益是指他们的朋党吗?



如果要照顾全民利益,东铁岂不是要全国绕一圈,才能对得起全国人民,才对全国人民公平?



最后,我们还是要回到建东铁的初衷和目标。



撇开政治因素,希盟当时提出更改东铁路线时,从地理位置、人流和货流量各方面的考量,一些专家批评希盟的路线不切实际,可能导致东铁沦为白象计划。



拉曼大学商业与金融学院副教授黄锦荣博士说,东铁原本目的是要将货物从马六甲海峡运至雪州巴生港口卸货,通过东铁运到关丹,再由海路运往南中国海的中国或日本,但依希盟的路线,从巴生港口需往南绕进森州,再前往关丹,根本不符合经济效益及其商业价值。



城市土地兼交通规划师吴木炎同样质疑为何“南绕”,他认为雪州双文丹已有一个连贯南北及巴生港铁路的物流中转站,只要再提升,就有一条可连贯森州至北港、西港、南港的铁路。



相比之下,他认为大马半岛南部已有相当完善的基础发展设施,就算东铁要绕道,也应选择北绕,而非希盟的南绕路线。



行动党如果还想要炒作东铁课题,大捞政治资本,不妨先打开马来西亚地图好好的想一想,拿起笔,等候下一场补选来临时,动手把路线画到补选的地区,到时再当作补选糖果拿来派。

Kommentarer


  • Google+ Social Icon
  • Pinterest Social Icon
文章分类
新鲜热辣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