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木炎:看不出经济效应,东铁往南少人流物流

专家对是否需要再次调整东海岸铁路计划(ECRL)的路线有不同的看 法,但他们都认同,如果用回国阵的路线,增加成本在所难免。
希盟政府执政时期,把国阵政府的东铁计划原有的路线缩短和改变。在国盟政府上台后,重 新评估东铁路线的声音再次浮上台面。 受访的专家强调,这个课题要撇除政治的因素,以专业的角度去评论。
城市土地运用兼交通规划专家吴木炎向星洲网指出,除非出现强而有力的理由说服他,否则,他依然坚持,东铁计划路线不应该冒险往南(希盟政府的路线),因为若没有人流和物流,那将是长期的亏损,难以长久性来支撑其营运。
他表示,往南去的话,目前都是还没有发展的地方,他看不出往南路线的经济效应。 “往北的路线(国阵政府的路线)成本虽然高,也有技术上的困难,但在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跟日后朝向港口跟火车导向的工业发展,具有更高的发展潜能。”
他指出,从北部去,双文丹已经是物流中心,产品运往巴生港口的的供应,都在双文丹火车 站的储藏地,双文丹也有一条在规划中的火车路。从双文丹绕着西海岸,就一直到巴生港 口,北港、南港跟西港。在这个情况下,看不出为什么不衔接双文丹?
“从双文丹一直到巴生港口沿途都是大园坵,很适合发展为重工业走廊。它也能刺激其他的 物流。顺理成章的发展,就是衔接双文丹再接到港口,这是物流。” 他表示,人流方面,往北的路线是直接到鹅唛,那是人流的总站,这两个都是我国物流和人 流最高需求量的地方。美拉迪的车站链接了巴生河流域综合性公共交通系统。 “
若纯粹从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去衡量,把政治放一旁,我从第一天开始就问,为什么 要往南?至今为止依然没有看到一个在技术和经济上说服我的理由。”
他说,从南部去其实就是走过自然生态的地方,要发展自然生态的地方,不是说会失败,只 是风险非常高, 要避免成为白象计划,挑战就更大了。反之往北的话,目前已经鉴定了物流 和人流枢纽。 当然,若现在再调整路线,成本肯定增加。
“现在摆在眼前的是,你有两个选择。原本的路线,物流和人流同时能吸引最高的流量,往南就是刺激一些还没有发展的地方。第一个是以需求量为导向,第二个则是刺激地方性的发展,因为今天还没有需求量。”
他表示,如果政府在重新评估后认为原本的路线比较好,可以研究如何减少成本,包括一些 车站是否需要挪后再建,而不是说成本高就干脆移掉。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