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马计划”应添高铁


当你从吉隆坡朝东偏南飞行,约莫半小时航程,飞机就进入南中国海空域,浩瀚的大海把东西马分隔开来,看不到陆地的前方,真难以想像这是一个马来西亚。

32年前,第四任首相马哈迪医生提出疯狂的“东电西输”超级大型水力发电计划,他准备从砂拉越发电,再通过长达670公里世界第一长的海底电缆把电力 传送到半岛,单是入海接陆电缆计划已要价90亿令吉(计划提出时约35亿令吉)。

这个造价约150亿令吉的“马哈迪大坝”,在当时简直是天文数字,从提出构思到动工只是8年。

这个全世界第二大,集水区面积等同一个新加坡的巴昆水力发电计划很快被马哈迪上马,却在4年后遭遇97金融风暴而一度搁置, 过后变成缩小版的发电计划,海底电缆也被取消。

马哈迪沒发白日梦。根据他的建国路线图,这个国家将会在2020年成为先进国,因此,各类基建包括电力供应必须先行建设。

就如80年代,马哈迪开始投入建造全长600多公里南北大道(60多亿)及多条高速公路、90年代吉隆坡国际机场(100多亿)、各大港口、铁道扩建、港口自贸区、布城行政区、岸外金融特区、电子城等等基建,简直是当今中国式“基建狂魔”的翻版。

一些当年曾视为疯狂烧钱的超级计划,在二三十年后的今日才被赞为“建得早”;若现在才动工,工程费至少要往上翻二三倍。

所以,现在被马政府“剿灭”的隆新高铁计划,与当年的“马计划”一比,算得了是什么?更何况参与经营的新加坡是精打细算的“惊输”先进,他们会否拿新币去填海?更何况这项计划以世行透明标准展开。

高铁经济不容忽视,日本是高铁鼻祖,高铁经济效应已获肯定;至于世界高铁大国——中国,其综合式的高铁规划已把高铁经济推 向另一个更高层次。

撇开政治报复、仇新情绪、朋党挂勾、国债等因素,马政府应以中长远期获益角度,在下刀前全盘及务实的考量,而不是砍脚趾避沙虫。

原文链接:http://www.enanyang.my/news/20180604/%E9%A9%AC%E8%AE%A1%E5%88%92%E5%BA%94%E6%B7%BB%E9%AB%98%E9%93%81%E5%8D%97%E6%B4%8B%E7%A4%BE%E8%AE%BA/

  • Google+ Social Icon
  • Pinterest Social Icon
文章分类
新鲜热辣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