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国产车的前车之鉴


首相马哈迪自掌权以来,积极推动各种新政策,开创新气象,一波接一波的宣布,让人应 接不暇。如今身在日本的马哈迪更揭橥政府考虑创建新国产车品牌,引起各方关注。 马哈迪在80年代已经雄心勃勃,打造重工业,推出国产车普腾。

普腾曾经风光无限,一度占据国 内汽车市场大片江山,承载众多国人的集体回忆;奈何好景不长,缺乏竞争力的普腾无法站稳阵脚,业绩节节下滑,政府多番拯救,注入资 金,但却唤不来阳光明媚,只见日薄西山的余晖。这显示,仅靠政府的意志与财政上的补贴, 是无法撑起汽车制造业的。

政府一直背负普腾的沉重包袱,直到去年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收购普腾49.9%股份,为普腾注入新动力,政府才卸下重担。吉利之后将普腾中文名改为宝腾。 随着股权的转移,许多人包括马哈迪不再把宝腾视为国产车。

马哈迪直言,宝腾已出售给中国公司,它不再属于马来西亚的国产车,政府考虑创 建另一个新的国产车品牌。 然而,要创造一个全新的国产车品牌并不容易, 必须考量各种条件与挑战,否则注定会重蹈覆辙。

汽车制造业需要庞大的市场规模来支撑,我国市场不大,无法产生规模效应,再加上工业 基础与技术不足,勉强打造国产车将事倍功半。

根据马哈迪的说法,新的国产车可以和泰国、日本、韩国、中国的汽车工业合作,引进他 们的工业技术。无可否认,这些国家的汽车工业已晋发达水平,技术含量高,但真正的难 题是我国要如何完成技术转移、汲取对方的高技术、进行工业升级。

毕竟对方不可能轻易 奉上这些技术。 另一个不能回避的是资金问题。汽车制造业需要 高资本投入,国家如今面对1兆令吉债务,急于 减债,何来多余资金? 普腾之前的困境是前车之鉴,希盟政府必须汲取 教训,配合国家优势发展工业走对方向,以免再 度陷入泥淖。

原文链接:http://www.sinchew.com.my/node/1764396/%E6%98%9F%E8%A7%82%E7%82%B9%C2%B7%E5%9B%BD%E4%BA%A7%E8%BD%A6%E7%9A%84%E5%89%8D%E8%BD%A6%E4%B9%8B%E9%89%B4

  • Google+ Social Icon
  • Pinterest Social Icon
文章分类
新鲜热辣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