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从国家层面看统考


近期,统考的议题闹得满城风雨,教育部正副部长分别表明政府将履行承认统考的承诺。 此事本来是一个教育议题,但被当成国家危机看,一时跟威胁官方语文挂钩,一时又被标 签为冲击国民团结。

承认统考之路常被形容为十万八千里路,路途遥远因为大家走了冤枉路。 我虽然不是统考生,但我曾经是独中生,在芙中读了3年才转马来学校。转校并不是因为不满意芙中,只是父亲希望我能多接触不同的学习环境。

不仅中学如此,我的大学课程也分两个阶 段,前半部在吉隆坡一家学院就读,后半部到澳 洲深造。作为一个接受过多元文化的前独中生, 我认为我们有必要撇开政治和种族主义,从国家的层面看承认统考一事。

马来文是国语,国家捍卫自己的语言地位是可以理解的。澳洲有从不同国家移民过来的华 人,他们大部分都掌握多种语文能力,毛里求斯华侨熟悉法文、印尼华侨懂印尼话、越南 华侨讲越南话,但他们很多都不懂中文。

国民用国语沟通可以促进团结,这也是合情合理的说法。回到承认统考议题,说它挑战国语地位,以及影响国民团结,这两点我不认同。 马来文在独中是必修课,承认统考等于挑战马来文地位的说法并不正确。

再者,读独中并不妨碍学习马来文,当年我从独中转到马来校时,我并没有因为欠缺语言能力而跟不上马 来语课程。相反地,我在新学校学习得心应手,每年的全级排名都保持在前5名内,毕业时 还拿了一个数学优越奖。

为了延续已故父亲为我打造多元学习环境的策略,我在澳洲也把两个女儿送到一家用中英 文双语教学的学校。有家长投诉,认为双语教学鼓励外来移民放弃澳洲人的语言。纵然如 此,学校还是坚持双语教学,理由是多年来的研究指出多语教学有利无害,它能提升学生 多角度思考能力。

多语教学是为了学生,跟挑战国语地位毫无关系。 再谈国民团结,大马在这方面的最大障碍,莫过于种族主义。要促进国民团结,打造一个不分种族的社会,其关键在于如何让各族互相包容。

既然统考生跟普通学生一样具备用马来语沟通的能力,他们在各方面的技能又不亚于他人,大马又何苦在承认统考事宜上纠 缠,拒统考生于门外?如果说这样做是为了团结人民,无疑是本末倒置。

从教育素质角度看,独中的教学水准绝不亚于国 中,尤其是在数理科方面,更是有过之无不及。 统考文凭在外国深受欢迎,在我中学时期的独中朋友圈里,许多人考完统考后都顺利出国深造。

即使有些朋友最后选择了在本地就读,他们也轻而易举地考上了当年的STPM,最后被本地大学录取。 查看一下董总网站,承认统考的国家与地区包括台湾、新加坡、香港、韩国、日本、美国、英 国、纽西兰和澳洲等等,从注重刻苦耐劳的东方国家,到崇尚高层次思维的西方国家都有,说明统考的水准无可置疑。

在提高国人教育水平方面,独中功不可没。 再换一个角度看,统考生并不需要政府承认统考来找出路,他们在世界各处都有大门为他们打开。相反,大马需要这些未来的主人翁贡献社会,改善国家的未来。

对他们诸多刁难 只会增强他们离开大马的决心,消除所有让他们留在祖国的理由,这只会加剧人才外流。

马来西亚正在改革的路上,它最需要的是人才,要培养人才就必须做到有能者居之。如果 统考的水准达到大马教育的要求,那它就应该被承认,若否决,其原因也必须基于教育水 准的考量,这才是教育部在承认统考议题上应有的态度。

原文链接:http://www.sinchew.com.my/node/1774454/%E5%BC%A0%E6%99%8B%E7%8E%AE%C2%B7%E4%BB%8E%E5%9B%BD%E5%AE%B6%E5%B1%82%E9%9D%A2%E7%9C%8B%E7%BB%9F%E8%80%83

  • Google+ Social Icon
  • Pinterest Social Icon
文章分类
新鲜热辣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