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选宣言并非圣经论

希望联盟在本届普选前公布的宣言中,提出了60项承诺和42项协议。至于“百日新政”的10项承诺,已有262的成果,即2项已经落实,6项正在执行,另外2项还未采取实施步骤。这是7月19日首相敦马哈迪在国会下议院回答国会议员提问时所宣称的。
国家轮替政治初次实行,表示60年来国家的许多不良政策几乎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要加以撤底改过或纠正,非三几个月或一两年就能功德圆满。在实行新政策时,往往会遭遇到各种阻碍,没有人会否定这样的情况。
但这不意味着执政当局就可避重就轻,虎头蛇尾,或以此作为借口,为本身文过饰非。 较早前,首相说“竞选宣言”只可作为指南,不能视作圣经,话说得够坦白,但也有点儿 重,“当局者”可能认为没什么不妥,人民听在耳里,肯定会引起不同诠释和遐想。
其中一种就是联想到前朝政府每届大选前公布其所谓的宣言之前,不忘堂而皇之地宣布,前一届政府对于之前的竞选宣言就算没达到百分之百,最少也有八九成已付诸实行。
至于那些宣言,是否泛泛之谈、敷衍塞责、含糊其辞、自圆其说,选民心里有数,无需多说。这回反对党领袖捉住首相的宣言非圣经论,大事抨击,说什么早知道不能实行,为何又将它们列入宣言里头?
其实,选民对于希盟的竞选宣言,远远超出作为指南的考量。他们目睹国家领袖贪污滥权已到了极端境地,绝不可让它发展下去。
至于影响民生的许多政策,更希望新政府竭尽所能, 让大众得以喘一口气。大家寄望新政府给国家带来新气息、新景象。华人社会一向关注而总是以失望告终的华教问题,包括华校的增建、独中文凭获得政府当局承认等,而希盟成员大选前的正面承诺,给了大家无穷期盼。
一句“竞选宣言非圣经”,敲打了人民的神经,人民开始忧虑起来。大道收费怎样了?承认统考文凭又怎样了?这些课题会否变得夜长梦多? 反应最敏锐的是希盟青年团策略主任苏克里。他目睹委任国会议员成为下议院议长,有违希盟竞选宣言所标榜者,从而联想到国家干训局、大专法令等可能不废除,日后甚至会出现更 多的“U转症状”。
我十分赞同苏克里在7月17日所发表的这段话:“我相信,竞选宣言并非圣经,但它是一份必须尊重的文件,因为那些承诺,正是让希盟取得历史性的胜利。”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