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种族强化国人经济
经济事务部长阿兹敏日前宣布,政府将在近期举办土著与国家未来研讨会,汇聚各领域的 经济学家讨论强化土著经济地位的措施,保障制度公正原则,以对其他族群公平。
部长也提出各种数据,包括土著在企业界持有的股权依然没达到30%的目标、土著平均家庭收入6267令吉,比非土著家庭少等等,作为扶助土著的理据。
然而,土著股权的计算方式向来存在争议,政府未把官联公司的土著股权计算在内,早前甚至有学者指出,土著在企业界的股权已超过30%。
无可否认,贫富悬殊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大难题,若情况严重甚至会动摇社会稳定,因此政府必须除贫扶弱,以便低收入阶层能享有更好的生活、接受更好的教育,有机会往上流动。
然而我国的财富分布状况不能粗糙地以种族身份来划分,并以此制定扶助土著的政策。政府需跳出种族的框架,从全民的角度看待问题。 关注贫困土著家庭之余,政府亦不该忽略在城市中苦苦挣扎求存的华裔家庭,以及在园丘内遭发展洪流边缘化的印裔。
除了土著,也有许多处于社会生活底层的华印裔极需政府的援助。 必须强调,用简单的二分法来区分土著与非土著的经济状况,显得过于粗糙,毕竟在各族群体内皆有富人与穷人。
若深入探究,更会发现族群内的贫富悬殊亦是相当严重。 贫富悬殊的问题超越种族,从“土著/非土著”框架着手,并不能有效解决难题,反之还可能带来反效果,因为以种族为基础的援助计划,往往以牺牲“效率”为代价。新经济政策的失败是前车之鉴。
此外,以种族划分的政策将无可避免地制造“我者”与“他者”之间的区别,影响“马来西亚 人”共识的建构。在政党轮替之后,新政府须勇于告别旧政治,摆脱种族桎梏,带领全民 创造全新的马来西亚,而不是继续绕着土著/非土著的概念打转。
换言之,政府应该从狭隘的“强化土著经济”转向“强化国人经济”,从全民的高度着眼,制定政策不分种族地援助低收入群体,帮助他们走出贫困的恶性循环,跻身中等收入阶层,共享经济果实。
原文链接:http://www.sinchew.com.my/node/1780330/%E6%98%9F%E8%A7%82%E7%82%B9-%C2%B7%E4%B8%8D%E5%88%86%E7%A7%8D%E6%97%8F%E5%BC%BA%E5%8C%96%E5%9B%BD%E4%BA%BA%E7%BB%8F%E6%B5%8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