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过中文报吧

中文媒体“躺着中鎗”,再次成为行动党的挡箭牌或消费品。希盟政府没有尽其能力在最短时间内兑现承诺,落实承认独中统考文凭的竞选宣言,但是,行动党居銮区国会议员黄书琪扯到中文媒体的“翻译”或“多语转换”有问题。
据黄议员在面子书贴文,中文报对教育部长马智礼在国会以书面答复相关提问,有一 句“Sebarang keputusan untuk mengiktiraf UEC dalam tempoh 5 tahun pentadbiran baharu ini akan didahului dengan satu kajian holistic”一句的翻译,是她不认同的。
她指出,中文报翻译为“政府需要在五年内进行详细研究,是否承认独中统考文凭”,并不精 准,若再次翻译成马来文会成为另一个意思。所以,她会译为“针对统考的任何决定,都会有全盘检视与研究”。 首先,希盟宣言明确表明承认统考文凭,附带条件是SPM文凭国文优等的条件。
但在什么时候,宣言加入了承认统考必须考量国语地位与各族和谐的条件,以致须要在5年内全盘研究才能决定?
相关课题: 强作解人 其二,黄书琪的翻译被马华唯一的国会议员魏家祥质疑,何以她独漏翻译“mengiktiraf”的字 眼,只说“任何决定”? 才高七斗,偏偏漏一斗黄议员精通三语、才高七斗,偏偏漏了一斗,因为这一个关键字眼,是教长点出希盟政府要在研究过后才决定是否承认统考,而不一定会遵守承诺。
其三,不管中文媒体如何诠译,但事实只有一个,即希盟从5月9日执政到8月9日的本文完 稿为止,3个月都没有走完最后一里路。 希盟可以解释当中的因素和考量,人民可以选择接不接受,但不应把罪名推到中文媒体头上。
大选前,中文报被行动党肆意侮辱,只要出现对火箭不利的新闻或评论,便指控中文报 是“国阵媒体”,无视中文报公平报导反对党的新闻。 大选后,中文报看似获得“解禁”,尽情报导前朝政府的弊端丑闻,在舆论上普遍对新政府赞 赏有加,但行动党一再以“莫须有罪名加诸中文报。
早前财政部长林冠英指控中文报的“报德和专业”受到他的质疑,使他对中文报会否据实报导缺乏信心,导致财政部须要特别发出中文版的官方文告。 回看黄书琪说:“在马来西亚因为语言转换产生的误解、缺失比比皆是,所以我常常坚持读 原文,只要是我明白的语言,我都尽量读原文,避免lost in translation”。
若是希盟政府发来的文告竟像黄书琪一样,故意遗漏了一个关键字,中文报记者应该依据哪个版本,才符合行动党的专业标准? 更加经典的是,马智礼7月25日在国会书面表明独中不属国家教育体系,教育部不会拨款给独中。
可是,他隔天发出一份中文文告声称,政府会以发展开销形式拨款给独中,须向联邦政府申请。 这份文告只有中文版,却被国文媒体翻译报导,马智礼在国会受到魏家祥追问时说,中文文告是副教长张念群协助草拟,以回复中文媒体的询问,他并不知道其他媒体拿去翻译。 教育部只敢发出中文文告,这是“多语转换问题”,还是政治问题? 中文报不是政客的挡箭牌,火箭诸君请放过中文报吧。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press.com.my/20180810/%E6%88%B4%E5%BF%97%E5%BC%B7%EF%BC%9A%E6%94%BE%E9%81%8E%E4%B8%AD%E6%96%87%E5%A0%B1%E5%90%A7/?variant=zh-h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