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新马来西亚的百日表现


过几天希盟就会晋入执政满百日。以百日来衡量政绩的作法应该是源自美国的罗斯福新 政。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所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其核心是3个R: 救济(Relief)、复兴(Recovery)和改革(Reform)。


借用这3个R来给希盟新政百日评 分,我想希盟只能低空飞过,勉强及格。这个成绩让人对“新马来西亚”的期待愈感心碎。 选民心中自有一把尺,视自己是以什么准绳、哪个方向、何种目的、寄予什么希望等等来衡量及评分。


一般人相信都会同意希盟上台以来风风火火的一系列肃清行动,大快人心,当然也有让人担心的违反民主法治精神的意味在内。人们也看到一些 重要职位的人选上有打破过去的框架,尽管深一 层看,仍做得不够彻底。


内阁完整和国会会议召开后,问题就接踵浮现,多名部长的表现不如预期和言行不一,人们的感受是五味杂陈。在国会 中坐上执政党位置的议员,仍无法摆脱在野党习性者大有人在,人们霎时有种时空错乱之感。 以希盟在这个百日内做过了什么,制订了什么政策来衡量,以上3个R基本上是近乎没新路,一直汲汲营营于过去,新政无法衔接上时代转变的需求,所谓的“新马来西亚”充其量 只是大伙儿一厢情愿。


从上述看来,以百日来衡量表现属于主观看法,以百日表现来否定希盟,是选民对希盟有 更苛刻的要求的展现;以百日表现来期许希盟也无不可,选民可以选择给予希盟更多时间 来兑现承诺。只是这不能成为让希盟继续沉沦的托词,也不能成为前首相纳吉欲通过不民 主的手段来夺回政权的根据,更不是可以合理化一众反对党如马华的低问政水平的理由。


我因此认为这个百日甚至接下来的任何局势发展,应该放置到更宏观的层面来检视所谓的 新马来西亚。 选民通过投下选票来完成选举管理国家的政府,我国已经奉行此制多年,严格来说,每一届选举都有改变和期许的意味,只是2018年这一届,我们将一个执政60年的政党联盟推翻了,大部分选民(当中95%是华裔)选择了给机会新的联盟执政,而不再如过往般寄望国阵能自我调整来达到改变的目的。


吊诡的是,大部分选民选择的联盟的领军人竟然是当年评价两极,褒贬不一的马哈迪。 在马来选民三分天下的情况下,这个局面其实非常值得深思。马来人没有完全倒向任何一 方,他们选择的结果显示,不同阶层、区域和年龄层的马来人非常明白自己的诉求是什 么。


从我在大选期间的选区观察粗略来看,马来人是从种族、宗教和世俗社会诉求之中做 了相当理性和理智的衡量,再投下手中一票。这与社交媒体华裔圈中的政治讨论相对情绪 化的情况相比,马来人在政治选择中表现得更深谋远虑。华人应该深一层去了解马来人为 何会做出那样的选择。 当然,这样说并没有全盘否定华人追求改变,希望马来西亚变得更好的意念。


既然做了这样的选择,也看到了选择而来的结果味带苦涩,开始产生一丝后悔,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一味的后悔和失望,也要充实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思辨能力, 否则就会一再被政客牵制和操控。


我们在509当 天所做的其中一个决定就包括拒绝被不肖的政客继续操弄,当他们的政治玩物。这一层民主意识必须更严厉施加在希盟政府身上,监督政府的一言一行。如果我们不希望下一回又选回不达标的政党执政,那么同时也要更密切关注被我们排斥的国阵和伊斯兰党等,有没有从509的结果察觉到大多数选民为何拒绝他们?


如何不被政客操控,甚至不会被一些政客控制的网络军团甚至媒体等带着节奏,在一些课 题上的表态和评论上显得偏颇和遭利用来达到政治目的,我们就必须在思维和媒体及民主 素养上有所改变和长进。


我认为所谓的马来西亚,不是以有了新的政府来定义,而是国民的整体民主意识、精神和素养达到了一定的新水平,这是我在509之后就强调的观点。国人的公民意识有被看到提升,会摒弃种族主义,在许多事物上会愿意给新的观念一个尝试接受的机会,会乐于去接触更多以前不可能会接触的人,和他们谈论交流许多之前也许是禁忌和敏感的课题,等等。


试想看,这不就是我们希望希盟要去落实改变的层面吗?我们在期望希盟的同时,身为选民/公民的我们若缺乏更大的改变意识,我们又何能看到“新马来 西亚”有真正落实的一天?


原文链接:http://www.sinchew.com.my/node/1783484/%E5%BC%A0%E7%AB%8B%E5%BE%B7%C2%B7%E6%96%B0%E9%A9%AC%E6%9D%A5%E8%A5%BF%E4%BA%9A%E7%9A%84%E7%99%BE%E6%97%A5%E8%A1%A8%E7%8E%B0

  • Google+ Social Icon
  • Pinterest Social Icon
文章分类
新鲜热辣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