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马来西亚有多新?
有一对夫妻结婚了30年,太太忽然心血来潮电了一头卷发、做美甲,还买了新的性感睡衣,回到家后刻意在老伴面前走在走去,丈夫却不为所动,没说半句赞美的话。太太生气了:“死老头,我的新发型、新指甲油、新睡衣,你瞎了没看见吗?”
丈夫望了太太一眼,慢条斯理地回答:“新?妳不还是那一个爱乱花钱、乱发脾气、口无遮拦的老太婆?”从两性的角度来看,许多人势必会责备丈夫不解风情、不知好歹;但丈夫提出的疑问也不无道理:外表看似新的,骨子里却一成不变,有什么意义?新鲜感,是有赏味期限的。
新政府,亦是如此。我国上周庆祝建国以来首次政党轮替后的首个国庆,首相敦马称之为全新的、第二次独立,媒体也把旧政权崩盘后的我国称作“新马来西亚”。重获自由固然可喜可贺,但是从一个实则领导过国人所极力推翻的前朝政府达20余年的人嘴里,听见第二次独立,感觉还是很诡异——该不会不久后,还有媒体封他为“新马来西亚国父”吧?但最令人心惊胆颤的,莫过于当敦马说限制首相任期为两届对他而言不是问题,如果有一位首相可以在位至百岁,也算是缔造了世界纪录。
不是说好只是过渡首相?怎么现在盘算着要在位至百岁、创什么纪录了?虽然敦马事后重申会履行协议,两年后交棒给安华,但他翻脸跟翻书一样快、频频改口风的态度,以及对外界指控的全盘否认,无疑还是加深了人们对“马哈迪主义”的不安及疑虑。
说句公道话,第14届全国大选落幕至今才短短几个月,要新政府马上有所作为,确实强人所难。这也是为何即便希盟只成功推行了百日十大新政的其中两项,国人尚愿宽恕;即使希盟领导人回应说“当初拟定竞选宣言时,没想过会执政中央”、“已尽最大努力,故无需道歉”,国人似乎也欣然接受;变天后首个国庆,举国上下更是欢欣鼓舞。然而,这股欣喜能持续多久?这份新鲜感能又维持多久?
一旦新鲜感褪去,一旦新政府给予的新希望迟迟未实现,或是一个接一个地破灭,明年的国庆日,人们是否还会热情不退、热烈庆祝呢?新政须迎头赶上新,并非自己说了算。并非我们说是新马来西亚,这国家就是簇新的了。
我们得认清的是,所谓的新马来西亚只是一个口号、一个愿景,而非现实的全部。虽说家庭主妇如今可享有公积金,拖欠高教基金贷款者获准自由出国,反假新闻法令也已被废除,但送走了GST迎来SST,推行了数十年的种族配额制并未随着国阵政府倒台而结束,独中统考文凭还是没有获得政府承认,这时又传出首相公子获得官联企业千万令吉合约的消息,国庆日前夕发布的研究报告亦显示国内青年认为新政府保有前朝的个性及文化……
新马来西亚究竟有多新?你我心里有数。希盟政府接下来最大的挑战,就是要缩小愿景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并赶在新鲜感褪去前,从制度上落实改革,从政策上推行新政,而非单靠一张嘴,以为反复把新马来西亚挂在嘴边,人民就会被洗脑而信以为真。就像换了新发型、穿上新衣裳,假如个性不改、脾性依旧,所谓的新也只是自欺欺人罢了。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press.com.my/20180905/%E7%8E%8B%E6%8C%AF%E6%96%87%EF%BC%9A%E6%96%B0%E9%A6%AC%E4%BE%86%E8%A5%BF%E4%BA%9E%E6%9C%89%E5%A4%9A%E6%96%B0%EF%BC%9F/?variant=zh-h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