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爪夷文到校园宣教,华社能够不担忧吗?

由董教总发起,多个组织出席的华团联席大会(之前称为华团大会),在临举办的一天前,因警方主动向法庭申请庭令,导至这项在室内举办的活动,被迫禁止。
7月25日,随着《星洲日报》刊登的一篇新闻,指希盟政府在2020年,把爪夷文书法纳入华小和淡米尔小学四年级国文课之后,引起华社的担忧和反对,华社普遍担忧是这项作为伊斯兰宗教用途的书法,最终将导致华、淡小变质。
华淡小的担忧,也随着媒体于12月24日揭露,教育部长马智礼允许大马伊斯兰宣教基金会(Yadim)到全国学校传教的新闻得到核实,引起华社对希盟企图通过宗教同化政策,向多源流教育施毒手的怀疑。
毕竟首相马哈迪医生亲口承认,爪夷文是穆斯林阅读可兰经之用,当全世界把政教分离视为政治和宗教分离,惟独财政部长林冠英把政教分离对准拉曼和马华的分离之际,允许在校园传教不是一个更值得讨论的议题吗?
虽然教育部后来澄清只向穆斯林传教,按照同样的标准,希盟可否开放其他宗教进入校园向本身的信徒传教?否则就只会显示偏颇和具有不可告人的议程。再说,已是穆斯林了,还需要向他传教吗?这情况就像是向基督徒传基督教,向佛教徒传佛教,这种说法能让人接受吗?
从学习爪夷文,到允许伊斯兰宣教团体进入校园传教,华社的联想和担忧都是非常合理的。但从7月到12月,我们只看到行动党的6名内阁部长、7名副部长和42名国会议员,在这课题上并没有解除华社的忧虑,相反的,只一味的推搪,甚至发表要华社“见好就收”的恐吓言论。
董教总于12月12日宣布将于28日在加影召开华团大会,结合华社力量,促请希盟取消在华淡小课本的爪夷文单元。
在这漫长的16天中,或许有人问,为何要开大会,却拖这样久?一个星期筹备已非常足够了。很明显,董教总作出的这个决定,无非是希望这16天里,那些高官,尤其是以前跟他们站在一起维护华教的行动党部长们,能主动接洽他们,听取他们声音。可是,有吗?
有!董总主席陈大锦12月15日说财长林冠英通过董总署理主席陈友信邀他见面,隔天林冠英被记者问起时,却指不明白陈大锦为何要“爆料”,指希盟常与董总交流,是很平常的事。如果真如林冠英所说的常常交流,为何他没有在内阁反映华社的担忧呢?相反的,却要华社接受可能被同化的结果。
16个日夜的盼望,换来警方申请庭令禁止召开,换来行动党的欺凌,或许是时候找回行动党在做反对党时,一个个表现热爱华教,力挺董教总各大小活动的嘴脸对照一时,华社是时候高唱《梦醒时分》了。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