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华中定位,驳斥倪可敏的恶意指控
行动党霹雳州主席倪可敏连日来针对国民型中学(华中)的定位以及拨款课题,对本人多次发出恶意及毫无根据的指控。本人认为有必要针对他的指控,作出全面的回应,让社会人士了解华中的整体情况,以正视听。
1956-1962年,在当时政府规划马来西亚的教育时,提出华文中学接受改制,以成为政府中学的建议。当时,全国有74所华文中学接受改制,而成为改制中学(Conforming School),后来统称为国民型中学。(SMJK)
国民型中学与一般的国中(SMK)有一些结构上的不同。这些不同点包括:国民型中学有成立董事部的权力、校长必须具备华文教育背景、一个星期至少上五节的华文课、学生必须报读报考华文、华中的华人传统文化及活动相对完善地推动。
拿督马汉顺指出,部分的国民型中学,因为历史的演变,可能一些状况有了一些调整。比如一些学校为了吸纳更多学生,开始接受国小学生入读,也根据情况不再限定学生必考华文科,但这些并没有影响国民型中学的定位。
而根据国民型华文中学发展理事会及校长理事会的资料,目前全国有81所华中(80所华中+恒毅分校)。
马汉顺说,事实上,一直以来,在教育部的系统中,真正获得国民型中学(SMJK)准证的,是74所60年代接受改制的华文中学。而这74所国民型中学,当中有65所因为土地属于董事部,所以被归纳为政府资助国民型中学(SMJK Sekolah Bantuan Kerajaan俗称半津国民型中学),而另外9所,因为土地属于政府,所以被列为政府国民型中学SMJK Sekolah Kerajaan俗称全津国民型中学)。
另外6所国民型中学,当中的4所,即北海钟灵、大山脚日新、芙蓉振华二校以及吉打吉华二校,刚开始都是属于分校,附属于原有的母校。在操作一段时间后,这四所学校都向教育部申请成为一间独立的学校,以方便操作,在人力资源的分配上也更具优势。
而当时教育部根据现有的教育法令,在发出准证时,是向学校发出政府学校(SMK)的准证,但允许学校以国民型学校的模式操作(pentadbiran secara SMJK)。这一点,当时是获得所有学校董事部的认可及同意下,进行这项操作。因此,学校虽然属于政府学校,但是没有影响学校以国民型中学的模式操作,也享有国民型学校的特征,一直到今天都没有改变。
而另外两所中学,登嘉楼的中华维新国中及玻璃市国中,其前身是英文中学,因此其准证一直以来皆属于国中。惟因为这两所学校之学生主要都是来自华小的毕业生,所以学校要求根据国民型中学的模式来操作。而教育部一直以来也允许学校以国民型中学的模式操作,并参与国民型中学的所有活动。
马汉顺指出,相关的这些资料,一直以来各校都非常清楚,历任的教育部副部长也肯定非常明确了解华中的具体情况。因此倪可敏在完全不清楚华中定位的情况下,无中生有地指责教育部、教育部长及其本身将华中转为国中,并指其及教育部长领干薪,这是极其严重的污蔑。
而针对2020年华中拨款的课题,马汉顺指出,从2012至2017年,所有华中的特别拨款或维修拨款,都是由教育部副部长的部门处理。因此,当时的拨款可以根据华中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安排及协调。而在2018年9月,当时教育部成立了资产管理部门(Bahagian Pengurusan Aset BPA),全权管理所有的教育部拨款。
在2019年11月1日教育部的后内阁会议中,已经确定了2020年的各项拨款,会由BPA负责处理。
根据BPA的资料,2020年的国民型中学两千万的拨款,财政部在发放的文件(warrant)中,清楚指明相关的款项只发放于65所半津国民型中学,而其他9所得全津国民型中学以及6所国中,则通过教育厅进行维修工程。
这种情况,和国小、华小、淡小、教会学校等其他源流的操作模式是一样的。
马汉顺说明,2020年国民型中学总数两千万的拨款,是以平均分配的方式发放予65所半津国民型中学。有关款项,已在2020年12月15日前,汇入各校董事部的户口。
而全津国民型中学,和其他源流的全津学校一样,是通过教育厅申请维修工程。而在2020年,根据BPA的资料,有两所全津国民型中学分别获得教育厅批准的维修工程。雪兰莪育群国民型中学,获得总值
RM117,113.80的维修工程,而吉打州的吉华国民型中学,则获得总值RM200,000的维修工程。
马汉顺说,这些资料,可以明确证明,倪可敏向公众公开指责教育部没有提供16所华中任何拨款,是不负责任并恶意做出的污蔑。
马汉顺指出,在他于2020年3月上任后,就从BPA了解国民型中学拨款的问题。而作为华中的毕业生,他非常理解全津华中除了可以向教育厅申请维修工程,也同样需要一些拨款让董事部进行维修及提升的发展。
因此,去年开始,他已经通过各种管道,为全津国民型中学寻求拨款。在2020年12月30日与华中校长理事会及马来西亚中学华文教师联谊会的交流中,副部长当时已明确说明已经为16所全津国民型中学取得拨款,并会在新学年发放予各校。
马汉顺同时指出,在今年1月11日与华中发展理事会主席郭金棠以及执行秘书王文扳交流时,也已经向他们报告,会向16所全津学校发放拨款,并要求理事会协助向全津学校收集资料。理事会在1月13日也已经发出公函于16所全津国民型中学要求学校提供资料。而在两个星期前,副部长部门的官员已经获得部分全津学校提供资料。
为此,马汉顺正式宣布,将向15所全津国民型中学及恒毅分校发放每所学校RM100,000的维修拨款。副部长希望还未提呈学校资料的全津国民型中学,可以尽快提供完整资料,以在农历新年前,将拨款发放予学校。而学校若有特殊维修及建筑的需要,还可以继续向教育厅申请2021年的维修拨款。
马汉顺指出,自上任以来,皆全力处理华教的各种课题。他欢迎任何一位的政治人物及关心华教的人士向他提出提升教育发展的建设性意见。但在目前国家正处于新冠疫情肆虐,政府及国民都在全力抗疫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不应该利用国民型中学的课题,尝试浑水摸鱼,捞取廉价的个人政治利益。
副部长希望通过这一次全面的解说,可以让社会大众清楚了解国民型中学今天的实际状况,也更了解国民型中学定位的问题。
马汉顺说,教育是百年大计,也会随着时代而不断调整。迈入人工智能及工业4.0的时代,国民型中学的教育,也需要随着时代的步伐提升及改革,以为华社及国家栽培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而发展国民型中学,是华社共同的工作及责任。因此,大家应该为了教育放下歧见,异中求同,群策群力,为国民型中学的发展而共同努力。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