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华国家政策与民生课题调查研究委员会推动《Safe School 2.0》国家校园安全改革建议书,将于11月初提呈教育部
- Admin
- 42 minutes ago
- 3 min read

由拿督翁秀秀博士领导的马华国家政策与民生课题调查研究委员会表示,该委员会已完成一份以“心理安全、创伤干预及社会情绪教育”为核心的《Safe School 2.0》国家校园安全改革建议书,并将在2025年11月初正式提呈教育部。这份建议书旨在为我国校园安全体系提供全面、科学与可持续的改革方向。
这份建议书是该委员会联合全国学术界与专业团体共同完成的研究成果,团队成员包括来自拉曼理工大学(TAR UMT)、马来亚大学(UM)、拉曼大学(UTAR)、HELP 大学及马来西亚伊斯兰科学大学(USIM)的讲师与研究员,并汇聚医学专家、法律顾问及特许会计师等专业力量,确保建议兼具学术深度与政策执行力。
翁秀秀指出,《Safe School 2.0》的核心精神在于将校园安全提升为国家心理健康治理的一部分。这不仅是防止暴力与悲剧的政策框架,更是一项重建教育生态、培育健康心灵与社会同理文化的国家倡议。
“教育不只是知识传授,更是塑造人格与情感的过程。若一个孩子在学校里得不到理解与关怀,再多知识也无法弥补心理的裂痕。Safe School 2.0 要做的,是让学校成为疗愈、支持与成长的空间。”
翁秀秀补充指出,单纯的批评政府与哀叹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面对接连发生的校园悲剧,社会需要的不再是情绪性的反应,而是系统性的行动。为此,调研会正全面展开跨领域研究与咨询工作,拟定初步建议书,以专业与实证为基础,在政策执行层面提出可行方案,协助教育部推动制度化改革,从根本上实现校园安全与心理健康体系的深层转变。
建议书提出三年改革路线图(2026年至2028年),包括成立国家校园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理事会(National Council for Mental Health and School Crisis Intervention, NCMH–CI)、推出EduSafe心理健康数据监测系统、实施全国性心理急救与创伤教育教师培训计划,并在中学试点推行同侪守望机制(Peer Safe Leader Program)。
针对教育部长昨日宣布的五项校园改革措施,翁秀秀给予高度肯定,认为这是教育体系改革的良好开端。她同时强调,改革必须触及问题根源,不能只停留在事件处理或问责层面。真正有效的改革应当从制度设计、师资培训、学生情绪教育到家校合作全面入手,以科学与心理学证据为基础建立长期机制。
她表示,《Safe School 2.0》正是为此而生的一套“系统性建议书”,以心理安全为教育治理的新指标,推动从“惩罚”转向“理解”,从“防范”走向“赋能”,让教育部、卫生部、妇女部、通讯部及警政单位形成跨部门合作机制,共同应对青少年心理危机与校园暴力的结构性挑战。
翁秀秀特别指出,当下青少年面临的风险不再仅限于校园物理环境,而是延伸至社交媒体、数码空间与心理层面。她强调,AI伪造影像(Deepfake)、网络欺凌、同伴排斥与沉默创伤等问题已成为新型心理创伤源,因此教育体系必须具备快速响应与心理修复的能力。
她呼吁政府将“心理健康与安全”正式列入教育绩效考核体系,并将《Safe School 2.0》纳入《2028–2038年马来西亚教育发展大蓝图(PPPM)》的重点政策中,使校园心理安全成为国家教育转型的核心指标。
“安全校园不仅是物理的围墙,更是一种制度的温度、一种社会的承诺。Safe School 2.0 不仅要保护孩子的身体,更要守护他们的心。”
在总结中,翁秀秀强调,《Safe School 2.0》国家校园安全改革建议书不仅是一份政策建议,更是一项国家使命与社会责任。这份建议书将成为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组织共同携手推动的行动指南,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安全、尊重与关爱的环境中成长。
“马华国家政策与民生课题调查研究委员会将持续以专业研究、社会责任与跨界合作为基础,推动教育改革与社会心理复原工程。我们相信,唯有让教育回归人本、让校园充满理解,国家的未来才能真正稳固。”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