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警方入校园须与教部衔接,黄日昇:3个月内先行测试

  • Admin
  • 11 minutes ago
  • 2 min read
ree

马华副总会长兼丹绒比艾区国会议员拿督斯里黄日昇博士指出,近日接连发生的校园悲剧,让无数父母心中揪痛。


黄日昇认为,政府决定由警方进驻校园、加强巡逻与辅导,这个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关键在于如何与教育部既有机制紧密衔接,确保政策真正对症下药,避免流于形式、消耗人力而不见成效。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心中最柔软的牵挂。校园理应是社会里最安全、最被信任的地方,但如今却一次又一次传出令人心碎的消息——我们必须勇敢地问: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他强调,警方长期承受人手与任务压力,若一味追求“常驻存在”,恐出现“喧宾夺主”与资源挤占的副作用;既拖累社区治安,也未必能有效回应校园里更为复杂的结构性风险。


他指出,校园安全的风险并非单一维度。除了出入秩序与校外滋扰,还涉及逃学、霸凌、帮派渗透、毒品诱惑,以及数码时代层出不穷的网暴与不当内容扩散。


“单靠巡逻无法覆盖这些深层议题,必须把安全治理与学生身心发展结合,把纪律处置与辅导修复并行,把线下巡防与线上净化互为支撑。”


他建议内政部与教育部在3个月内推出小规模、可评估的先行试点:先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类型中选取样本,按照既有案件通报、辍学率、校门口治安热点等数据进行风险画像,按高、中、基础风险层级安排差异化巡防频率与驻点辅导强度;同步建立清晰的成效指标与处置时效,按季度对外发布试点报告,接受社会监督,并据此滚动修正方案。


“在执行层面,可强化‘校园联络官’功能,让警方与校方之间形成固定、可追责的沟通链路,联动校方辅导老师、专业社工与社区心理资源,实现问题学生的早识别、早介入与早转介。”


他说,对于初犯或轻微违纪,优先采用修复式纪律与公民教育。同时,应把数码安全教育系统化地纳入校本课程与家长课堂,教会学生识别有害内容、正确求助与取证保全,并培养同侪支持与心理韧性。


他说,相关部门也应与通讯监管单位建立“涉校恶性内容快速处置”协作通道,尽快下架涉及网暴与诱骗的有害信息,形成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的治理闭环。


在不影响社区警务工作的前提下,他建议可采用“警方配合社工及志愿辅导员”的协作模式,确保社会治安与校园安全两者并行不悖。


“以这样的方式,警方进入校园才不会只是‘看得见的巡逻’,更能转化为‘看得见的改变’。”


“让每一所学校重新成为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的地方,不只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一个成年人的共同使命。愿这一次的悲剧,成为我们重新守护校园安全的转折点,而不再是另一个让人心碎的新闻标题。”

Comments


  • Google+ Social Icon
  • Pinterest Social Icon
文章分类
新鲜热辣
联系管道
  • Facebook - White Circle
  • Facebook - White Circle
  • YouTube - White Circle
  • Twitter - White Circle
  • Instagram
  • Telegram
  • TikTok
  马华       蓝天
Copyright © 2020 Bulletin LANTIAN. All rights reserved. 蓝天● 版权所有,禁止擅自转贴节录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