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希盟政府的第一块铁板


每周至少一天,下班后,我会去公司附近的咖哩面档吃宵夜,那已成了一种习惯。当我走摊档时,两位来自缅甸的姐妹花妇女,就会用简单的广东话说:“咖哩米粉?”我点头示意。

每每我在大块朵硕之时,老板娘就只是和顾客聊天,或是收钱。我从没有看过她下厨为我炮制咖哩面,也不知道她的手艺如何,但我很满意我的缅藉“主厨”提供的服务。但现在,我有点担心缅甸藉姐妹花明年要失业了。

人力部长古拉宣布明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外藉主厨,只能由本地人来掌厨,以维持本地美食的品质。这一宣布,引起反弹很大,古拉第二天灭火说,这只是建议阶段,一些“外国料理”餐厅,例如法国餐厅、日本餐厅,不受条例限定。

我脑中又浮现了疑问,另一家我经常光顾的越南餐厅,位置在大路边,是用锌板搭出来的摊档,由本地人经营,但由一对越南夫妻当主厨,这家店是否符合古拉口中所说的“外国料理”餐厅?

希望联盟的大选承诺之一,是把大马现有600万的外劳减少至400万,目前看来,政府的第一刀是对准餐饮业的外劳主厨。

类似政策,曾有先例。年前槟城的食肆禁止外劳掌厨,算是成功实落,但当中有一些令人信服的条件,即槟城的美食多具本土特色,亦是一个旅游城市,游客大多数是一次性光顾餐厅,因此维持全岛美食信誉,相对重要。

但在全马各地的餐厅,并不一定在旅游区,大多是所谓的“做熟客生意”。一旦餐厅老板打算雇用外劳掌厨,他比任何人都担心 食客会不会嫌弃这一名外劳主厨。

烹饪本是一种含技术成分的工作,主厨如果厨艺不佳,自会遭到顾客唾弃,才不管你是外劳还是本地人。这就是所谓市场的力量,消费者会淘汰贵又难吃的餐厅。

即然烹饪是一种手艺,古拉何以认为,缅甸人煮出来的本地咖哩面,就一定不如本地人煮的?或是本地人一定比越南人更适合烹煮越南的牛肉河粉呢?

如果最终落实了“禁外劳掌厨”政策,那就会引发经济学上的成本效应。因为餐厅老板最终要撤换掉月薪1000令吉的外劳主厨, 很不清愿地月付2000令吉请一位本地人(如果请得到的话),这1000令吉增加的成本,必定由每个月卖出的一千碗面来承 坦,因此每碗面就要涨价一令吉,最后就由广大的消费者吸纳。

之后,人们可能会抱怨:“食物价格怎么比有消费税的时代还贵?”

希盟政府一旦提出的削减外劳政策,无论从那一个产业或领域下手,必会加重该产业的人力资源成本。这是非战之罪,不减外劳,那本地人的基薪就无法调高到另一个希盟大选所承诺的1500令吉,但为何要挑一个涉及面如此之广的餐饮业来开刀?

冒犯十数万人的餐厅老板,再加重上千万名消费者的负担? 未来5年,希盟的政策不会每一项都得民心,但在评估负面效应上,至少选一些杀伤力较小的来执行。否则日后回望,那禁外掌厨的政策,将会是他们踢到的第一块铁板了。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press.com.my/20180625/%E9%99%B3%E8%A6%8B%EF%BC%9A%E5%B8%8C%E7%9B%9F%E6%94%BF%E5%BA%9C%E7%9A%84%E7%AC%AC%E4%B8%80%E5%A1%8A%E9%90%B5%E6%9D%BF/?variant=zh-hans

  • Google+ Social Icon
  • Pinterest Social Icon
文章分类
新鲜热辣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