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5群体收入定义引争议,显示内部决策草率千严谨
- Admin
- Oct 29, 2024
- 2 min read

马华中委拿督郭大雄指出,政府在没有具体定义T15群体收入之前,就在国会殿堂宣布各领域补贴合理化,导致官民陷入争议不息,显示内部决策流程缺乏严谨周全,倾向仓促草率,令人民大失所望。
针对经济部长拉菲之在作出澄清,T15家庭的收入底线,尚未最后敲定,也是马华彭亨州联委会秘书的郭大雄指出,预算案是严肃认真的财经规划,任何重点定义尚未具体完善化之前,就含糊仓促在国会殿堂宣读颁布,显示政府不尊重国会神圣,也刻意忽悠人民群众。事实上,每年财算案之前,财政部曾经召集巡回讲座,与各领域商团和业者交流对话,但是,为什么没有争取空间,提出有关T15群体的补贴问题?
根据政府的整体构思,界定T15也就是15%最高收入家庭之后,不但从此取消这个群体享受的燃料补贴,也将撤回教育和医药补贴,引起的市场反应,也比想象中更严重。我们认为,目前国际原油长期看跌,RON95零售价格实际只有2.70令吉一公升,全面取消燃料补贴属于合情合理的决定。然而,另一方面,如果界定T15家庭底线收入为每月大约1万3000, 进而全面取消所有成员的教育和医药补贴,将导致T15群体面对太大的生活压力。政府应该更平衡规划,不能因为过度援助85%的家庭,衍生另一种社会不公。
我们认为,如果政府立决全面取消T15群体的燃料,教育和医药补贴,应该把收入底线抬高到2万令吉以上。事实上,T15群体享受最高收入,也贡献最多税务,在经济领域扮演吃重的角色,如果全面取消T15群体教育和医药补贴之后,政府也应该修改所得税法规,抬高教育和医药消费的免税额。
总而言之,我们诚恳希望,政府内部决策流程,必须考量周全,不能仓促公开放话,甚至在国会高调颁布,然后断断续续的局部解释,制造越来越多灰色地带,导致官民矛盾。为修订补贴政策,祭出新指南和法规,以构建更健全扎实的财务规划,其实已经走对路线,问题在于决策过程,是否能够做到周全圆融?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