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布特拉高原气爆悲剧,锺镇鸿:人性光辉照亮废墟,公共安全警钟亟需长鸣

  • Admin
  • Apr 3
  • 2 min read


ree

雪州梳邦再也布特拉高原昨日清晨发生骇人天然气输送管爆炸事件,至今造成至少114人灼伤、10人重伤危急、235间住家及399辆交通工具严重损毁。灾难当前,人性的温暖却如暗夜明灯——消防员冒千度高温鏖战8小时扑灭火势、医护人员彻夜抢救伤者、邻里互助撤离险境,更有Takaful及Etiqa等企业火速启动理赔援助,展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马青中委锺镇鸿今日发表声明,除向受灾家庭致哀,更高度赞扬全民齐心救灾的凝聚力,呼吁各界暂搁分歧,聚焦重建家园。 

 

爆炸发生后,大马伊斯兰保险(TAKAFUL)第一时间开通专项热线,承诺为受灾保客提供非汽车索赔援助,并强调“将与居民共度难关”;爱德佳保险(ETIQA)则简化理赔程序,豁免警方报告要求,确保灾民快速获得赔偿。与此同时,大马银行公会呼吁受灾居民联系银行协商贷款重组,承诺“依据个别情况提供支持”。雪州马华亦动员党资源协助灾民索赔,强调“生命至上,赔偿程序绝不能官僚化”。 

 

然而,温情背后是沉重的警示。伤者李先生(41岁)痛陈,其三个月前已向地方政府投诉新建店屋紧邻天然气管道,却未获回应。梳邦再也警区主任旺阿兹兰证实,警方接获59宗投报,包括住家损毁、车辆焚毁及土地争议,目前已在灾区24小时戒备。首相署虽承诺彻查,但居民质问:“若当初重视投诉,悲剧可否避免?” 

 

国际标准要求管线与住宅区保持百米以上安全距离,但我国都市规划长期忽视风险评估,致高风险区域与民宅比邻而居。马华副总会长黄日昇疾呼,政府须全面审核全国油气管线布局,严禁高危设施毗邻学校、医院及住宅区,“必要时须迁移管线,公共安全不能妥协”。对比国际安全标准,我国现有规范本就宽松,若连基本要求都未落实,无异于将民众置于火山口。 

 

锺镇鸿指出,此次事件是“监管失能、官僚麻木、施工草率”叠加的恶果。他质疑:“居民投诉石沉大海、管线巡检流于形式,是否因官商勾结而放水?”

 

他要求成立跨党派独立调查委员会,若证实人为疏失,须以“过失致危公共安全罪”究责,并强制新建住宅与管线保持法定距离,引入AI监测技术强化管线维护。 

 

锺镇鸿强调,政府须设立“公共安全复原基金”优先赔偿灾民,并定期公开全国管线安全数据,让民众监督。他更呼吁将管线风险评估纳入都市规划核心,杜绝“先开发后补漏”的短视思维。“每一条人命都是无价之宝,”他沉重表示:“当屋顶被炸穿、家园成焦土,所谓经济成长不过是镜花水月。” 

 

这场爆炸不仅炸出深坑,更炸醒全社会对公共安全的反思。当企业民间以行动书写大爱篇章,政府更应以铁腕整治沉疴,莫让人性光辉始终只能照亮制度的废墟。

Comments


  • Google+ Social Icon
  • Pinterest Social Icon
文章分类
新鲜热辣
联系管道
  • Facebook - White Circle
  • Facebook - White Circle
  • YouTube - White Circle
  • Twitter - White Circle
  • Instagram
  • Telegram
  • TikTok
  马华       蓝天
Copyright © 2020 Bulletin LANTIAN. All rights reserved. 蓝天● 版权所有,禁止擅自转贴节录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