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祺翔:马青将助未获预科班录取者上诉,促教部交代评分标准,确保升学政策公平透明
- Admin
- May 21
- 2 min read

马青总团教育咨询委员会主席王祺翔指出,2025年度大学预科班录取机制在执行上出现重大变化,尽管教育部强调秉持公平原则,但政策细节欠缺清晰说明,恐令部分高绩优学生在毫无预警下落选,严重打击公众对制度的信心。
他表示,马青近期接获多起学生与家长的投诉,反映“10A自动录取”门槛比去年更严苛,且相关标准并未事前公布,导致不少原本符合往年条件的学生无缘被录取。
“教育部有责任说明评分标准的设定逻辑与调整过程,确保所有优秀学生都拥有公平的升学机会。”
他指出,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新制度,2025年度大学预科班录取将采双轨制录取方式:
1. 自动录取制度
学生须在至少10个科目中取得A+或A,并在四个主修科目(如理科:数学、高数、物理、化学/生物)同样取得A+或A,方可在首轮获得优先录取;课外活动分数不纳入考量。
2. Markah Merit评分制度
未符合自动录取条件的学生,将根据主修科目成绩(90%)和课外活动分数(10%)评分,并按总分排序录取。家庭收入背景也纳入考量,其中60%的学额保留给低收入(B40)家庭学生。
王祺翔指出,非土著学生的学额仍维持在3000个名额,在高度竞争下,微小的分数差异也可能成为决定性因素。
“因此,教育部必须尽快全面公开评分公式、计算方式及录取排序标准,确保程序公平透明,避免误解与争议。”
他也宣布,马青即日起设立上诉协助平台,协助未被录取的学生提出上诉,以争取应有的升学机会。上诉表格链接: https://forms.gle/PvV38JLfWg9BRpBX6 ;截止日期:6月8日(星期日)。
“我们呼吁教育部在执行分数门槛时,应保留一定的弹性和人性化处理空间,让所有具潜能的学生都有机会继续升学。”
他强调,教育政策不应沦为技术性的“数字游戏”,因为它不仅影响学生的未来,更关乎国家竞争力的培养与社会的公平正义。
“马青将持续监督有关政策落实情况,并主动与政府及相关单位对话,确保大学预科班的录取机制真正体现公平、公正,不分族群、不分背景。”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