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可敏以粗俗言辞回应MyKiosk课题,翁秀秀:背离“昌明政治”精神
- Admin
- May 21
- 2 min read

马华国家政策与民生课题调查研究委员会拿督翁秀秀博士对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倪可敏日前就MyKiosk计划发表的羞辱性言论,作出严正而理性的回应。
作为国家部长,倪可敏在回应有关MyKiosk课题时,不仅使用粗俗言辞,还将本应建设性的监督政治,扭曲为情绪性的人身批评。这种言行有违国家领导人应有的克制、教养与责任感,更严重损害政府形象,背离“昌明政治”所倡导的文明与理性精神。
政见可以不同,但讨论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意见可以相左,但表达绝不应沦为羞辱与贬斥。公职者的威信,源自其理性应对与透明治理,而非情绪字眼的强度。越是身居高位,越应以身作则,引领国家政治文化走向成熟、包容与建设。
MyKiosk计划涉及数千万令吉公帑,其经费来源于广大纳税人民,项目目标亦关系基层小贩及低收入群体的生计保障。我们所提出的质询——包括项目成本结构、招标程序及执行成效——皆属合理监督范畴,是政党应尽的责任与人民所赋予的权利。这不是“制造课题”,而是制度健康运作的重要体现。
令人遗憾的是,倪部长混淆了监督与攻击的界线,未能以应有的政治智慧与包容胸襟回应质询,反而试图以羞辱方式压制声音。这不仅破坏了官民互动应有的理性氛围,也损害了国家公共治理的长期建设。
我们要强调:凡涉及民生经济、尤其关乎基层社群利益的政策,理应接受最严格的审视与问责。一个成熟、负责任的政府,不应回避质疑,而应有能力以事实回应,以沟通化解。
倪可敏部长在担任反对党时期,曾以犀利言辞争取民意,今日身居政要,却延续昔日作风,甚至言辞更甚。此类态度非但不能树立良好典范,反而在公共舆论场中制造对立、误导年轻一代对民主素养的理解。
我们要问:表达关切是否罪?履行监督是否错?在一个健康民主社会,质询政策、监督施政,不应成为被敌视或羞辱的理由。真正有高度的政治,是能倾听异议、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政治;真正负责任的部长,是能回应人民、服务社会、敬畏制度的治理者。
此番事件不仅是关于MyKiosk计划的课题,更是一次国家政治文化的集体检验。如果一个正当监督可以被污名化,一个理性质询可以遭打压,那我们距离“昌明政治”的愿景,又还有多远?
作为以民生课题为本位的研究与监督机构,我们有责任发声、坚持理性、维护制度。我们更呼吁所有身居高位者,尤其是政府部长,应谨言慎行、以身作则,不为一己之情绪伤害公众信任,不因一时之言辞毁损制度文明。
“昌明政治”的实现,不靠言语修饰,而在于每一次回应、每一项决策中,对人民的敬重、对制度的坚守、对社会的诚意。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