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互惠需对等谈判需透明,马汉顺:马美贸易协定考验国家利益

  • Admin
  • 3 hours ago
  • 2 min read

ree


马华署理总会长拿督马汉顺医生表示,马来西亚与美国签署《互惠贸易协定》,表面上是经贸合作的新篇章,实际上却是一场国家利益的考验。


“我们欢迎一切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开放举措,但开放必须理性,合作必须对等。”


马汉顺提出五点供政府深思:


一、互惠须对等,承诺要平衡。协议若只强调马来西亚的采购义务,缺乏对美方开放市场的明确保障,那所谓“互惠”便只是单行道。我们不能让“合作”的名义成为“让利”的理由。政府应公布完整的贸易条款,让人民看清双方的得失比例。


二、贸易不能脱离产业自主。一兆令吉的采购额听来庞大,但若集中在高附加值产品或关键科技进口,而本地中小企业得不到配套扶持,长远只会削弱国家制造力。政府应同步推出“国产替代”与“技术转移”机制,确保引进的不只是货品,而是能力。


三、外交不能压倒区域平衡。马来西亚向来奉行不结盟外交,以平衡中美关系为轴心。如今若过度依附美国,势必引起中国与东盟伙伴的关注。经济协议不能破坏外交中立,否则短期收益将换来长期代价。


四、谈判透明才能赢得信任。人民有权知道国家签下的每一份重大贸易承诺。过去一些自由贸易协议因缺乏公开审议,造成民间质疑。政府若真有信心,应将协定主要条文提交国会特选委员会审阅,确保行政权受到适度监督。


五、互惠最终要惠及人民。协议的成败,不在外交辞令,而在百姓是否感受到生活改善。若马美协定能带来更多就业、更高收入、更强的中小企业链,那便是良约;若反之,只是资本外流与物价上扬,那就成了“互惠”两字的讽刺。


马来西亚不拒绝与世界合作,但必须以国家利益为本,以人民福祉为衡。愿政府记得——签署只是开始,落实才是关键;外交可以有笑容,政策必须有骨气。


马来西亚曾在多国之间求平衡,能与中国为友,也能与美国为商;能与东盟同行,也能与世界接轨。今天的挑战,不在签字的那一刻,而在如何守住自主的方向感。


国家的未来,不该用承诺换取掌声,也不该以一兆令吉的数字换来短暂的外交光彩。真正的进步,是让人民安心,企业有信心,国家仍有自己的声音。

Comments


  • Google+ Social Icon
  • Pinterest Social Icon
文章分类
新鲜热辣
联系管道
  • Facebook - White Circle
  • Facebook - White Circle
  • YouTube - White Circle
  • Twitter - White Circle
  • Instagram
  • Telegram
  • TikTok
  马华       蓝天
Copyright © 2020 Bulletin LANTIAN. All rights reserved. 蓝天● 版权所有,禁止擅自转贴节录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