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教三层把关破功,母语教育岌岌可危

(吉隆坡20 日讯)马华署理总会长拿督马汉顺指出,过去数十年以来,华教的健全体制得以延续和发展,有赖于重要的“三层把关”。第一层是内阁的华裔部长、第二层是负责华教的教育部华裔副部长、第三层为学校董事部,这三层把关者如同华教保护网,一直在维护国民型小学的特质,确保母语教育不变质。
“从政府体制的层面而言,除了民间的董教总等华教团体以外,体制里的这3个把关者可说至关重要。”
马汉顺说,我国在509变天后,特别是在爪夷文课题上,华教逐渐失去这三层把关者的保护,国民型学校母语教育的主权已逐步被威胁和侵蚀,这是一项非常危险的现象,也将导致母语教育的未来发展陷入岌岌可危的处境。
他指出,爪夷文强制纳入华淡小四、五、六年级正课,引起华印裔社会的强烈反弹,其中,行动党6名内阁部长和教育部副部长张念群,不仅自我放弃作为华教把关者的角色,还沦为爪夷文强制进入华淡小的说客和帮凶,与此同时,教育部也边缘化华小董事部,不让董事部作为教导爪夷文的决策单位。
“行动党作为华教第一及第二层把关者,非但没有保护华教,还沦为政府的辩护者,搬出各种堂皇说辞要华社接受爪夷文单元,再边缘化董事部权利。”
“这意味着,在爪夷文课题上,原本应该作为体制内的华教把关者,全部失效和破功,城门大开,若爪夷文课题的模式成为希盟的例常操作,那么往后所有不利华教的政策将长驱直入,导致万劫不复的后果。”
“我们期望第三层(董事部)的保护网得以发挥效力,阻挡一切不利于华教的课题。可是让人感到失望的是,尽管董事部获得《1996年教育法令》第53条文的保障,教育部却在爪夷文上排除董事部。”
他说,有关条文阐明,所有国民型华文小学都必须设立董事部,成员涵盖赞助人、信托人、官委、家长以及校友,换言之,华小董事部不仅是华小的合法管理机构,还具有非常全面的代表性来主导华小的校务发展。
“可是,教育部在推行爪夷文字单元的课题上,却漠视上述法令赋予华小董事部管理华小的权力,始终把华小董事部排除在决策单位之外,意味着学校董事部已被边缘化,这是一项很危险的措举,行动党部长及副部长不能一错再错,缺口打开后将无法挽救。”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