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教育问题一箩箩,随马智礼“被辞职”而烟消云散?


全国学校开课的第一天,却是希盟教育部长“下课”的一天; 马智礼担任希盟20个月的教育部长,昨天突然宣布辞职,但实际上,是在首相敦马哈迪医生的“劝告”下被辞职。


他坦诚他被视为“危机制造者”,3个课题将他压垮,包括爪夷文、学校互联网计划和免费早餐。


马智礼的被辞职,很多人对他寄予同情,然而上述3大教育课题,以及更多扰攘已久的教育课题,像承认统考等,是不是随着他的离开就能解决?内阁其他成员,特别是共同在内阁通过爪夷文列入华、淡小课纲的部长都没有责任?


答案是否定的。单以爪夷文的课题,从7月开始闹了大半年,很大因素是各希盟内阁部长,再加上教育部副部长张念群,在处理这课题方面一直与民意站在对立的位置,没有即时反应,敏感度不高,甚至与民情完全脱节,才会越演越烈,如果把这笔账完全算在马智礼头上,确实对他不太公平。


爪夷文事件上,华印裔社群的立场是列为课外活动,不强制学生学习,但教育部和内阁,却一直在6页变3页,不考试、由教师、家长、学生决定等这几个点兜兜转转,财政部长林冠英和张念群更是多次公开向华社保证,保证孩子学不会!这是什么道理?


希盟执政以来,任何问题都是赖前朝、赖媒体,马智礼的被辞职,正好把希盟的无能、无耻摊开在阳光底下,让民众审视。


马智礼也是听命于首相马哈迪的指示,所谓的内阁集体负责,在希盟时代,早已成为32个部长,包括6名行动党静静部长,在会议上不开口,任由马哈迪的种族主义渗透进政府各政策之中。


马智礼离开后无论谁接任教育部长,在一个马哈迪的政府之下,在静静的助威之下,只有更糟糕,一如网路上所说的:失去一个马智礼,还有千千万万个马智礼。

Comments


  • Google+ Social Icon
  • Pinterest Social Icon
文章分类
新鲜热辣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