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提取现象凸显民众财务负担,促政府谨慎评估应急政策
- Admin
- Dec 7, 2024
- 3 min read

马青中委林锦贤针对财政部公积金提取政策提出强烈质疑,呼吁政府正视当前民众面临的严峻财务困境。根据财政部公布的统计,公积金会员已经从第三账户或灵活账户提取了107.8亿令吉,涉及386万名会员,其中55岁以下会员占比高达29.4%。
这一现象揭示了年轻公积金会员及家庭在压力下,已将公积金作为解决债务、支付日常开销、购买必需品甚至应对突发灾难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不仅反映出民众面临的财务困境,也暴露了当前经济保障体系的巨大失衡。
公积金制度的设立初衷是保障民众退休生活,但如今,大约610万会员的退休金少于1万令吉,其中约360万人剩下不到1000令吉。尤其是水灾受灾家庭,除了面临生活成本上涨外,还得承担家具电器损失的巨大开支。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许多民众财务状况已陷入困境,政府允许动用公积金无疑给了他们一线生机,但这种救急之法短期内有效,却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即使如此,民众面临的长期财务压力依旧未能根本缓解。
重视债务压力与生活成本
许多会员被迫动用公积金来解决债务问题与日常开销,眼前的困境几乎让他们无法顾及退休后的生活保障。如今,物价飞涨,生活成本居高不下,民众的生活压力无比沉重。
假如这些会员的第三账户资金被完全提取,接下来他们又该如何度过难关?他们将不得不依赖其他更高利息的贷款方式,进而使债务雪球越滚越大。“以债还债”的方式,不管利息如何低,终究难以为继,甚至可能将这些家庭拖入更深的财务泥潭。
对此,林锦贤强调,民众需要学习基本的理财规划,政府也应当为需要的国民提供必要的理财辅导,帮助他们摆脱财务困境,增强财务管理能力。
频繁提取方案侵蚀公积金长期保障功能
公积金原本是为了保障民众退休生活而设立的,但频繁的提取行为正在侵蚀这一制度的长期保障功能。虽然政府放宽政策短期内缓解了部分民众的困境,但这种“解困”的做法实际上是在临时填补一个个空洞,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当公积金账户的余额为零,民众又该如何应对未来的生活困难?这种短期的“解围”做法可能会将他们推入更深的困境。因此,政府应更加审慎地评估现行公积金提取政策,不能只顾眼前的困境,而忽视了民众长远的财务稳定与社会保障。难道政府还要考虑设立专门应对突发事件的“第四账户”,以帮助那些因灾害、重大疾病等紧急情况而陷入困境的民众?
加强理财教育,提升金融意识
另外,根据信贷咨询与债务管理机构(AKPK)报告,超过5万名30岁以下青年背负近19亿令吉的债务,而28%的在职成年人曾借钱购买必需品。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金融知识调查,马来西亚仅有36%的成人了解基本的金融概念,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42%,在39个调查国家中,我国排名仅为第26位。
也是马华霹雳联委特别事务主任兼马青木威区团团长林锦贤因此提倡,政府应从学校教育开始,培养青少年的理财习惯,加强财务规划意识,提升全民的财务及金融素养,从源头预防债务危机的蔓延。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