谴责火箭黑箱作业,破坏华教建设承诺
马华雪兰莪州教育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娅莲对希盟政府在处理“10+6华小”计划过程中的黑箱作业和不透明作为深感遗憾与愤慨。这种做法不仅严重损害了华社的教育权益,也动摇了公众对政府政策公正性与诚信的信任。
“10+6华小”计划由国阵政府于2017年批准,旨在解决教育资源不足问题,并体现对华文教育的长期支持。然而,自希盟政府于2018年上台以来,该计划遭到大幅度更改甚至破坏。
而计划中的发生3所新华小被更改了校名,既敦翁毓麟华小、敦林苍佑华小以及郭鹤尧华小,完全忽视了原名所承载的意义与历史价值。同时,另有3所学校的建设计划以没有需求为理由被无故搁置,剥夺了华社应有的教育资源。一个地区不需要不代表其他地区不需要华小,负责华小事务的时任行动党副教育部长,为何不另寻地方建校,满足真正需要华小的社区需求?
最令人遗憾的是, 陈嘉庚华小的建校准证被揭发于2018年12月20日遭到挪用,用于中菁分校,申请为中菁二校用途。随着陈嘉庚华小被消失, 原定的10所新华小, 无形中减少了一所,违反既定承诺。
陈嘉庚先生作为华社教育事业的象征,其名字被用于命名华小本应是对其历史贡献的延续与肯定。然而,陈嘉庚华小的计划如今被无端搁置,其建校准证更被挪用。这种行为不仅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更是对他无私贡献公然的抹杀。
陈嘉庚对华教的贡献,早已获得全球华人世界的高度认可与赞扬。他不仅是教育事业的象征,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者。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行动党似乎骨子里容不下这所承载陈嘉庚精神华小的存在。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仅是对陈嘉庚精神的亵渎,更是对华教历史贡献的漠视。
张娅莲认为,行动党在处理上述计划时,未与社区充分沟通,也未对政策调整提供任何合理解释。这种黑箱作业的行为,不仅缺乏透明度,还让人质疑其背后是否存在政治动机或其他不可告人的考量。过去承诺要落实问责机制, 已被忘得一干二净。
行动党在处理“10+6华小”计划时的态度显示出对多元文化价值的轻视。他们无视华社对先贤的尊敬,选择通过黑箱作业更改校名、挪用资源和改动校址,反映出其缺乏种族情怀。 漠视华社先贤的功绩。
张娅莲表示,从1999年至2017年期间,马华通过不懈努力,为华社争取到29所新华小的准证,并成功推动98所学校搬迁,解决了无数地区对华文教育的需求。反观行动党,尽管已二度执政,却在建设华小方面保持零记录。如此对比,足以显示行动党不仅缺乏华教建设的实际行动,更未能兑现对选民的承诺。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