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访马深化东盟命运共同体,王晓庭:共塑区域未来格局
- Admin
- Apr 7
- 3 min read

马华党际外交与国际事务局主任拿督王晓庭指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于四月中旬对马来西亚等3个东盟国家展开国事访问,恰逢全球格局深刻演变、中美博弈加剧的关键时刻,具有极高的历史象征意义与战略现实意义。
她深信,此次习近平主席的来访,将成为马中关系进一步升华的重要里程碑,为区域和平与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在美国近期宣布对全球多国,包括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实施对等关税、推动脱钩断链的背景下,中国国家领导人访问东南亚,展现出坚定推动区域多边合作、反对单边主义与经济霸凌的立场。”
她也是副首相拿督斯里阿末扎希特别事务官;副首相目前主导多项国家级政策协调理事会,包括技职教育、中小企业发展、旅游振兴及中央灾难管理委员会等。她认为,中国将东盟,尤其是马来西亚,视为关键伙伴,是区域稳定繁荣不可或缺的力量。
“我们欣见中国以实际行动深化与马来西亚的命运共同体建设,展现大国担当,为区域国家提供更多发展机遇而非地缘压力。这种与邻为善、以诚相待的外交理念,正与马来西亚“中庸与多元共荣”的治国理念不谋而合。”
她指出,未来的马中关系,必须立足当下,放眼青年,加强马中在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教育交流方面的深度合作,让更多马来西亚青年有机会接触中国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提升自身就业与创业能力。
“中方在AI、数码制造、绿色能源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可透过双边人才培养计划为马来西亚年轻人赋能,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她指出,马大与中国清华大学之间目前也积极推进教育与研究合作计划,涵盖人才交流、联合课程开发、以及前沿科研合作等,尤其聚焦于公共政策、可持续发展与科技创新等领域。
“清华大学作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具声望的高等学府之一,马大也是大马顶尖大学,两家大学在全球高校中的影响力与资源,将可以为马中高教体系的提升提供重要助力。”
她说,马来西亚政府正努力吸引高附加值产业与可持续投资,政府将继续深化与中国在绿色科技、数码经济、食品安全等领域的中小企合作,推动互利共赢发展。
“在极端气候日益频繁的当下,东盟各国与中国必须在天灾预警、紧急应对机制、城市气候韧性等方面展开更深合作。中国在地震、水灾、公共卫生危机处理方面具备强大技术与调度经验,包括在缅甸地震后,中方的搜救队伍展现出了高度专业的水准;因此建议在此领域设立常态化的交流机制,让马来西亚及东盟在未来的灾害应对中更快速、更专业。”
“这不仅是安全问题,更是命运共同体概念的具体体现。国家之间的相互扶持,才能真正构建一个共生、共安、共赢的区域未来。”
她说,马中关系的核心,从来不是短期的经贸往来,而是深植在人民心中、代代相传的信任与善意;两国关系未来将更全面、更战略性地深化,不止于官方交流,也延伸至民间往来、青年合作与灾难互助。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