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友凤:甲母子双亡悲剧敲响警钟,教育需守护孩子身心健康
- Admin
- Jun 13
- 3 min read

针对日前在马六甲州发生的家庭悲剧,马华妇女组全国主席拿督黄友凤律师深感震惊与悲痛。一名中五少年竟在家中持刀弑母,案件令人心碎,无法想象这是一位正值青春年华的孩子所作出的行为。我们谨向逝者表示最深切的哀悼,并对家属所承受的巨大伤痛,致以最深的慰问。
黄友凤认为,这起案件不仅仅是一宗刑事事件,更是一面映照当今社会深层问题的镜子。我们心情无比沉重,这已不再是普通的案件,而是社会趋势的警钟。过去,我们常看到青少年在承受学业、人际、网络舆论或家庭压力时,选择轻生,令人扼惋。而今竟演变成弑亲事件,已显现压力所导致的问题不能轻易被忽视,必须要严正看待。
这类极端行为的背后,深刻反映出青少年在心理健康方面所承受的压力,早已远远超出他们自身所能承受的极限。同时,也揭示了家庭功能的失调与亲子沟通的严重断裂。当社会快速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却往往被忽视、被误解,甚至被放弃。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压力往往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即便外人看来微不足道,对当事人却可能是压垮心灵的最后一根稻草。社会不能对此掉以轻心,因为这已不仅是个人问题,而是一场不容忽视的现实危机。
因此,黄友凤呼吁政府应尽速推动全方位的国家心理健康政策,涵盖学校教育、社区支援与家庭辅导各层面。
“教育方面,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学校的核心课程之一,让学生从小就建立起情绪认知与压力管理的能力,设立全国性的青少年心理支援网络,包括全天候的辅导热线、线上辅导平台与紧急介入机制。同时也要强化对家庭暴力和精神健康问题的通报系统,确保任何警示迹象都能在第一时间被辨识与处理。”
其次,她敦促家庭与社会发展部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尽快制定出一项 “国家家庭韧性计划”,为处于压力的青年提供情绪与沟通上的支援,包括在全国社区范围内推动亲职教育讲座,协助家长学习现代化的沟通技巧、同理倾听的方法及情绪管理的技巧。同时,必须加快社工人力的培训与分配,确保每一个社区至少有一名专业社工驻守,能在第一时间进行介入与辅导。
然而,政府和机构的努力若没有家长的配合与觉醒,仍难解决问题的根本,因此她鼓励教师、邻里或社区成员在发现疑似高风险家庭时,能即时通报相关单位进行进一步评估与协助。
黄友凤也温馨提醒,每个孩子的成长节奏、性格特质与天赋各有不同,家长切勿以统一标准如 “赢在起跑点” 的观念来评断或要求孩子服从,将沉重的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无形中造成他们的压力而引发任何悲剧。
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赢得比较,而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健康、独立、有责任感,能够承担人生挑战的人。父母应当主动关心孩子的心理状态,建立一个让孩子愿意开口说话的安全空间,让他们知道“有问题可以讲”、“说出来不是错事”。家庭教育的关键,不在于严格的纪律,而在于能否以爱与理解做基础。我们必须学会以同理心倾听孩子的心声,而非只以成绩和行为作评判的标准。
黄友凤认为,悲剧从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而是长期压抑、忽视与隔阂的结果。愿这次沉痛的事件,唤起政府、学校、家庭与社会每一个层面的反思,并推动实质性的改变,守护每一个孩子的未来,守护每一个家庭的温暖。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