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国家财政未来,刘亚强吁首相加快重启GST
- Admin
- Jun 21
- 3 min read

前朝政府于2015年推行的消费税(GST),曾被视为马来西亚迈向财政现代化的重要改革之一。然而,自2018年被废除后,GST始终未被重新落实。首相拿督斯里安华(PMX)最近表明,只有当人民的平均月收入达到RM4000时,才会考虑重新推行GST。马华副总会长兼经济与中小企业事务委员会主席拿督刘亚强认为,此目标虽体现出对低收入群体的关怀,但从国家财政健康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政府有必要重新评估这一时间表,加快GST的重启步伐,并结合有效的配套措施,实现公平与效率并重的税收制度。
一、马来西亚急需一个稳定与透明的税收机制
目前所实施的销售与服务税(SST)覆盖面较窄,缺乏层级追踪机制,容易导致重复征税问题。相比之下,GST作为一种多阶段的消费税,具备更强的透明度和征收效率,能有效堵塞税务漏洞,提升政府收入。在政府面对巨额补贴开支、教育卫生支出、基建建设和绿色转型的双重压力下,GST无疑是一个更具可持续性的税收方案。
二、延迟改革恐损国家长期财政稳定
马来西亚财政赤字持续多年,国家债务偿还压力不断上升。依赖石油收益与一次性红利并非长远之计。若能及早落实GST,即使以较低税率开始,政府也能向国际评级机构和投资者展示财政纪律与改革决心,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稳定宏观经济。
三、GST可以“进可攻、退可守”,关键在于设计合理
社会大众对GST推高生活成本的担忧可以理解,但这并非不可化解的问题。只要政策设计合理,GST完全可以做到“取之有道,用之于民”,包括:
- 将税率定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如4%;
- 对基本生活必需品与教育医疗服务实行零税率或免税;
- 对B40与M40群体推行针对性现金援助;
- 建立公开机制,让GST收入用于公共福祉与国家建设。
事实上,不少比马来西亚收入更低的国家,也已成功推行GST或增值税(VAT),包括人均GDP低于大马的邻国如泰国、印尼、越南、菲律宾、柬埔寨等,关键就在于是否同步推行有效的社会保障机制。
四、将GST与RM4000收入挂钩,或设下不切实际的门槛
虽然RM4000的收入门槛彰显政府对民生的关怀,但根据大马统计局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的家庭收入中位数约为RM2500–RM3000之间,真正达至RM4000还需时日。如果将国家财政命脉系于一个长期才能达成的收入指标,恐将限制政府的税务策略空间。
⸻
五、现在正是落实结构性经济改革的关键时机
马来西亚正朝向高收入国家迈进,要实现转型与竞争力提升,就必须推进结构性改革。GST并非“割韭菜”的税种,而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关键工具。只要结合合理设计、公平配套与全民教育,GST将成为国家发展、保障民生的双赢机制。
首相安华一向以改革、问责与长远规划著称。若能重新落实经过优化设计的GST,将进一步体现其改革承诺与治理能力。马来西亚人民需要一个负担得起的生活环境,也需要一个财政稳健的国家。因此,与其等待RM4000的平均收入,不如现在就启动改革,铺好GST重启的政策与制度基础,为国家赢得一个更可持续与繁荣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