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汉顺:从40%到4%,马大医学系录取率骤减,冷酷现实不容掩盖
- Admin
- Jun 21
- 2 min read

2025年,马来亚大学医学系仅录取9名华裔新生,占总录取人数的3.96%;而在2022年,同一科系尚录取了73名华裔,占比达40.55%。
马华署理总会长拿督马汉顺医生抨击,行动党当家不当权的短短三年之间,马大新生从四成骤降至不足一成,这样巨大的跌幅,已非“调整”,而是“再转变,都不见”,也是一道社会警讯。
全国大专升学辅导组(全升)提出的这组数字,不只是统计数据,更是一记警醒良知的警钟,让无数马大校友深感震惊与失望。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其他国立大学的热门科系——如药剂、生物医学、工商管理与经济系——也呈现相似趋势,华裔学生的录取率持续下滑,已非偶然,而是一种有迹可循的结构性边缘化。
我们理解固打制度的历史背景,也不否认政府有协助弱势群体的责任。但当“协助”演变为“排除”,当公平竞争的机会被挤压到象征性比例,制度本身便已失衡,变质成另一种不公。在这一趋势面前,身为执政成员的行动党部长,是否还能继续保持缄默,无动于衷,保持优雅的沉默,不发一言,甚至没有进一步行动?
过去马华在朝,国立大学非土著学生的入学比例,虽不尽理想,但尚维持在相对合理的水平。那是马华前辈不懈争取的成果,是无数华裔学子得以在公平底线下接受高等教育的保障。我和许多同龄人,正是因这道底线,才得以走进马大医学系的讲堂。而今,在行动党共治的今天,这一切却逐渐被抹去,令人不胜唏嘘。
教育,是国家的根本。若连最基本的公平都无法保障,所谓“人才培育”将沦为空谈。马大曾是国家最具声望的学府,如今却因选才标准备受质疑。当一名成绩优异、志向坚定的学生,仅因族群而被挡在门外,这不是个人的不幸,而是国家的沧海遗珠。
我们呼吁有关当局,必须正视并纠正这日益明显的不平等现象。教育的公平,不应只是写在蓝图上的口号;多元社会的理想,也不应只是执政时用以拉票的言辞。是时候将公正还给教育,将希望还给下一代。
霹雳州行动党主席兼安顺区国会议员倪可敏是否记得五年前他曾召开记者抨击政府大学录取体制弊病百出,竟让成绩学术表现优异考获3.92的本地预科班学生钟培伟申请到政府国立大学就时被所有大学拒于门外!
现在发生的,不是一个安顺的钟培伟同学,而是成百上千的钟培伟!
我们不得不问:今日身居高位的行动党领袖是否忘了初心,忘了是谁为他们铺开执政之路?要是这样,他们不仅辜负了华社的期望,更愧对当年为公平与尊严据理力争的马华先贤。那么,行动党怎么说自己不一样?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