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爱婷:机场接驳车课题不应沦为政治甩锅游戏,林骏荣言论避重就轻
- Admin
- Jun 23
- 2 min read
Updated: Jun 24

针对行动党社青团总秘书林骏荣就吉隆坡国际机场(KLIA)接驳电车问题发表的言论,马青雪州副秘书邱爱婷律师表示,林氏刻意将责任一面倒归咎于前交通部长拿督斯里魏家祥博士,并指责马华副总会长拿督刘亚强“打脸自家人”,实属政治化处理课题的做法,既不负责任,也严重误导视听。
邱爱婷指出,接驳电车系统早在1998年启用,原本设计寿命为25年,确实需更新汰换。然而,林骏荣却无视2020至2022年全球新冠疫情对供应链、财政审批与项目进度的全面冲击,执意以“应在2020年启动替换”为由,将全部责任归咎于魏家祥,这种论调显然断章取义,缺乏对大型基建项目流程的理解。
更换计划早已启动,问题在执行失误
资料显示,魏家祥在任内已于2021年批准委任Pestech与Alstom负责更换工程,原定2025年全面完成。然而,在执行过程中,项目却因承包商进度严重落后而于2023年8月遭大马机场控股公司终止合约。真正的问题在于——为何这段期间交通部未能及时介入?现任部长陆兆福在2023年上任后的一年内,是否有效监管项目进展?
“林骏荣避谈这些关键问题,反而对监督者进行政治化抹黑,暴露出行动党在面对行政问题时依然选择性失明,只懂‘甩锅前朝’,却无意承担现任责任。”
监督不是“内斗”,是民主职责体现
她认为,刘亚强针对接驳车进度提出质疑,正是落实监督职责。若连一个公共交通设施的延误都不能被质问,只因部长来自友党,那真正被“打脸”的,不是某政党,而是人民对执政诚信的期待。
林骏荣所谓“拨乱反正”,若真有实质意义,接驳车应早已恢复服务。事实却是,系统故障自2023年3月爆发至今仍未全面投入运行,工程完工日期也一再延后。尽管交通部已与新财团重启合约,甚至宣布提早至2025年1月完工,但公众关注的,始终是:“为何走了这么一圈,仍回不到原点?”
结束口水,重回实务改革
“我们希望看到的是负责任的执政态度,而非口水与甩锅。” 邱爱婷呼吁行动党放下政治标签化的手段,真正面对接驳车工程在监管、执行与透明度上的种种疑点。只有厘清事实、厘清责任,才能确保类似工程不再重蹈覆辙。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