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快铁停车位不足引发乱象,马青:暂缓执法、改善驳接、建设停车场
- Admin
- Jul 1
- 3 min read

针对近日在莎阿南Glenmarie轻快铁站附近发生多起轿车被罗里擦撞的事件,马青促请当局尽快采取长短期措施,避免类似事件一再发生。
马青总秘书苏仪芳说: “上述擦撞事故恰是一项引爆点,反映长期以来,轻快铁站或捷运站停车位不足问题,许多通勤者无奈只能将车子停放在路边,最终引发这宗难以判断是人为还是意外的事故。”
“我相信Glenmarie轻快铁站的个案不会是唯一,许多捷运和轻快铁站也面对同样的问题,因着人口变迁,导致人流量比在建设初期增加,虽然这些车站的人口流量没有像一些高人流的站,像Pasar Seni、KLCC、KL Sentral站的高人流,但是它目前已出现无法负苛人口流量增加的情况,比如Glenmarie站的停车位,已不足以应付通乘坐轻快铁上班族的停车需求。”
“因此,我们促请交通部应针对每个站定期进行评估,作出相应的措施。”
她今天与马青雪州州团长陈捷森、中委兼八打灵再也区团团长张德华、中委兼雪州署理团长李国成一起到事发现场召开记者会,要求当局关注。
苏仪芳说:“我们不否认这些把车停在路旁的车主确实防碍交通,但背后暴露的其实是我国公共交通驳接规划上的缺陷,在没有足够停车位的情况下,衍生出的问题。”
“这些车主除了面对车子损坏的风险外,也常接到罚单,这都是各种设施不完善所引起的无奈。
“为此,我们建议以下短、中和长期方案,以便政府能完善化整个公共交通的服务。
“在短期方案方面,我们要求法律不外乎人情,政府应暂停执法行动,同时善用附近的空地,开辟成临时停车场。
“在车站内的路旁,限制单边停车,确保停放的有足够的空间让车辆通过。“
“同时,政府也应检讨DRT 的服务,将它完善化,减少等候时间及扩大服务范围等。“
“中期方案则是优先完善人行道和脚车道,鼓励附近居民可以通过步行和脚车抵达LRT站。“
“长期方案方面则是把现在的空地停车场建成多层停车场,以容纳更多的车辆停放。“
她表示,只有全力提升更完善便捷的驳接服务和设施,让附近的居民在不依赖汽车的情况下,也能轻易从住所往返轻快铁站。
“长远而言,为了应付未来的需求,政府应着手规划更多轻快铁站的停车场,以缓解停车压力。只有解决根本问题,才能避免同类事件重演。”
她强调,鼓励人民使用公共交通不是口号,而是实际的落实方案,只有完善和周详的规划,从使用者视角度考虑,才能真正完善化公共交通,使人民受惠。
“交通部近期做的政策,包括可线上增值My50等并不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政府与其提出向人民征收拥堵费,不如认真加强公共交通的设施,完善化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才能提高人民使用公共交通出行的意愿。“
陈捷森:公交最后一里路看不到路
陈捷森质问雪州政府,过去8年投入超过1亿2500万令吉的经费,至今“最后一里路”依旧看不到路。
他表示,2017年雪州推行Smart Bus计划,后来发现巴士无法进入许多地方,接着2023至2024年推行DRT试点计划,但至今仍未看到报告,更勿论完善化公共交通的“最后一里路”。
“州政府投入这么多时间和资源,但人民依旧无法享受完善的服务,这是我们人民要追问的。”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