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气爆结案引公愤,邱爱婷:一纸“NFA”不是结局,人民要真相与制度交代

  • Admin
  • Jul 6
  • 3 min read
ree

布特拉高原天然气爆炸造成数百人家破人伤、上百间住宅化为焦土,但如今,警方却以“无进一步行动”(No Further Action,NFA)宣告调查结案。对此,马青副总秘书邱爱婷律师表达强烈不满,直指此举不仅对灾民极度不公,也彻底动摇人民对司法制度的信任,堪称“制度沉默下的二次伤害”。


邱爱婷指出,布特拉高原的这起天然气管道爆炸事故,不只是单一地点的意外,而是一场足以震撼全国、反映制度风险的公共安全危机。根据媒体及官方初步披露,事故造成逾80间房屋全毁,逾500名居民被迫疏散,多人受伤,甚至有人在数月后仍无家可归,身心俱创。更令人忧虑的是,爆炸产生的巨坑揭示了天然气管道下方地质不稳与管道老化的严重程度,足以警惕全马上下。


然而,数月之后,公众与灾民所等待的不是全面问责机制,不是补偿与重建承诺,而是一纸写着“NFA”的结案声明。警方一句“无进一步行动”,几乎将整场悲剧定性为“没有人需要负责”的自然意外,让无数受害者、目击者以及关心公共安全的人民陷入更深的失望与愤怒。


“人民等待的是制度的回应,而不是行政的推卸。一纸NFA无法解释灾难的根本成因,无法厘清责任链,更无法给予受害家庭情理与法律上的正义。”邱爱婷说。


她质疑,若调查确认爆炸源自地基沉降与结构疲劳,那为何没有预警?是否早有技术数据被忽略?监管单位是否尽到定期检验之责?若有任何警示被掩盖或忽视,是否已构成制度性失职?这些问题,不应也不能以“NFA”轻描淡写。


邱爱婷强调,“NFA”本是警方在法律框架下的一种程序性处理选项,适用于证据不足、无法起诉的情况。然而,将之应用于如此重大且全国高度关注的公共灾难中,便显得草率甚至冷酷。它不仅无助于还原真相,也直接摧毁人民对制度公正的信任。


“制度不能在关键时刻保持沉默。灾难不能成为无主之祸,责任不能成为无声之问。若今天以技术报告盖章了事,明天谁又能保障不会有另一个社区,成为下一个爆炸点?”


她指出,根据官方资料,我国有超过2600公里的地下天然气管线,遍布各大城市与人口稠密区。Putra Heights 的爆炸已不是警示,而是一记现实中的警钟。如果今日的调查未能推动制度改革、技术盘查与责任厘清,那就是放任悲剧重演的开始。


对此,她提出以下四项具体行动建议:


1.  设立皇家调查委员会(RCI),由国家元首御准成立,集结法律、工程、灾害管理与公共安全领域的独立专家,全面调查爆炸成因、责任归属及制度缺口,并将调查报告公开向全国人民交代。


2.  立法制定《国家灾难责任法》,确立天然气、水电、通信等关键基础设施单位的公共安全责任,设定监管机构问责机制,明文列出民事与刑事责任划分,避免未来再以“没有责任人”收场。


3.  设立“灾民法律支援与赔偿协调机制”,由政府提供法律援助资源,协助受害家庭展开索赔程序,确保其获得合理赔偿与法律代表,避免他们在制度迷宫中孤立无援。


4.  建立全国高风险基础设施公开系统,强制公开全国地下管线位置、年代、维护周期与最新风险评级,让每一个家庭都能知情、有防、有声。


邱爱婷也批评,尽管州政府宣布成立特别委员会研究后续政策改革方向,但此事早已超越州级权限,牵涉能源政策、工程法规、国家基础建设标准与中央资源配置。她认为,唯有由国家元首主持成立皇委会,才能体现国家对人民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并恢复已被撕裂的制度信任。


“我们不能只靠灾后的补偿,更要灾前的预防与灾后的问责。否则,爆炸过后留下的不只是焦土,还有信任的崩塌。”


她强调,制度必须有所作为,人民才会感到安全;政府若选择沉默,人民将用质疑填满失望。制度正义,不该永远迟到,更不能永远缺席。

Comments


  • Google+ Social Icon
  • Pinterest Social Icon
文章分类
新鲜热辣
联系管道
  • Facebook - White Circle
  • Facebook - White Circle
  • YouTube - White Circle
  • Twitter - White Circle
  • Instagram
  • Telegram
  • TikTok
  马华       蓝天
Copyright © 2020 Bulletin LANTIAN. All rights reserved. 蓝天● 版权所有,禁止擅自转贴节录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