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斌皓:政策需审慎,改革应有温度,回应倪可敏沈志强“合理征税”之说
- Admin
- Jul 7
- 3 min read

近日,倪可敏与沈志强两位部长在多个场合提及政府连串征税措施所带来的“转型阵痛”,并呼吁人民体谅,表示这一切是为了国家更美好的未来。
对此,马华雪兰莪州联委会宣传局主任颜斌皓严肃指出:当今人民所承受的沉重生活压力,并非单纯“转型的代价”,而更应被视为一系列政策失衡、财政管理不当与缺乏系统性改革所带来的累积后果。
征税必须符合经济承受力,政策不能脱离现实
我国当前所实施的政策,如:
- 服务税由6%上调至8%,并扩大征税范围,直接影响多个关键行业;
- 电子发票制度仓促上路,尤其对中小企业造成额外负担;
- 柴油补贴调整后运输成本大幅上升,带动整体物价上涨;
- 小贩与中低收入家庭的实际收入增长缓慢,生活成本却持续攀升;
我国如今采用SST,是一个落伍、不合时宜的税制,早已被多数国家淘汰。如果政府真有改革的决心,重启GST才是正道。GST更具透明度、公平性,也能扩大税基、杜绝逃税,避免重复征税问题。继续坚持SST,只是证明当权者缺乏远见,也没有真正推动财政改革的勇气。
这些都让民众感受到“阵痛”背后,不是改革的希望,而是生活的困顿。如果政策设计与执行缺乏阶段性规划、缺乏缓冲机制,那所谓“转型”只是纸上谈兵,实质上对民生构成压迫。
政策改革必须以人为本,而非市场逻辑为主导
马华理解国家需要改革,也不否认财政结构需进行调整。但改革必须循序渐进、有温度,尤其在当今经济仍处复苏、家庭债务高企的背景下,更应审慎行事。
颜斌皓强调,任何改革,最终目标应是改善人民生活质量,而非加重其负担。将复杂的社会与经济问题简化为“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的市场逻辑,不仅忽视人民感受,也可能动摇社会基本稳定。
推动改革应以问责为前提,以效率为方向
沈志强部长曾表示“征税不可怕,贪污才可怕”。这句话我们完全认同,但关键在于:政府是否真正兑现了反贪承诺?是否展现出改革应有的治理魄力?
- 多起公共项目如接驳车采购、MyKiosk计划,因预算与市场脱节,引发社会质疑;
- DRT公交项目合约颁发程序,是否违反了首相安华禁止所有当官者的亲属,在任何政府项目中获得利益的指示?
- 大学招生、政党拨款等制度改革仍欠透明;
- 多项“DNAA”与“NFA”案件的处理亦未获得清晰交代。
颜斌皓认为,在这些问题仍悬而未解的背景下,人民自然会质疑:改革的成本为何总是由人民承担,而制度改革却迟迟未见实质进展?
稳健发展才是治国之本
国阵执政期间,一直坚持“稳中求进”,在推动自由市场经济的同时,兼顾社会保障与民生基础:
- 维持合理补贴机制,稳定关键物价;
- 支持中小企业成长,确保就业与经济多元;
- 逐步推动制度改革,不急不躁,先建基础,后促改变。
反观当前部分政策显得过于激进,在欠缺沟通与协调机制下推行,反而动摇民众信心。我们呼吁团结政府在未来的改革过程中,更加注重人民的承受力与参与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改革不是口号,而是责任
人民并不反对改革,也不反对合理征税。但在国家制度尚未健全、治理尚待提升的当下,任何加重人民负担的政策都应三思。
真正的改革,应从政府自身做起——提升效率、整顿开支、杜绝浪费、严惩贪腐。唯有如此,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共同迈向可持续与包容性的国家发展之路。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