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邱爱婷:国行降息属必要举措,惟结构性改革与青年扶助不能缺席

  • Admin
  • 1 day ago
  • 3 min read

国家银行宣布,自2022年以来首次下调隔夜政策利率(OPR)25个基点,从3.00%降至2.75%。对此,马青副总秘书邱爱婷律师发表声明,表示这项货币政策调整是反映当下宏观经济疲软与内需不足的审慎判断,但也提醒政府,若没有财政政策、青年就业及中小企业支持机制的及时配套,仅靠降息恐难真正恢复经济信心。


她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极具挑战的经济周期——全球外需走弱、家庭支出受压、物价持续高企,而年轻一代尤其面临“高学贷、高生活费、低收入成长”的多重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OPR下调固然有助于降低贷款成本、刺激投资意愿,但政策效应若未渗透至青创者、小微企业、低收入家庭与非正式就业者,其刺激作用将受到局限。


“降息不是灵药,但它提供了一个‘政策窗口’。政府必须趁此时机推出配套政策,为中小企业缓解融资压力,为青年创业降低进入门槛,同时保护依赖存款维生的乐龄群体免受利息缩水影响。”


政策利好下的三重提醒:青年、企业、储户


邱爱婷指出,降息的直接受益群体包括房贷族与中小企业业者,但其副作用也不容忽视。例如,定期存款利率下调,影响广大依靠利息过活的退休群体;货币走弱则可能推高进口商品价格,对消费信心构成反压。


同时,她特别呼吁政府务必关注以下三类群体的迫切需求:

1. 青年族群:建议推出“青年创业利息回扣计划”,降低初创公司融资成本,并给予具创新性质的企业免担保创业贷款;

2. 城市基层家庭:应发放有针对性的数码生活券或交通补贴,以维持内需活力;

3. 乐龄储户:鼓励银行针对55岁以上储户推出“保底利息定存产品”,防止收入锐减。


“货币政策虽然由中央银行主导,但其社会影响广泛深远,政府必须在第一时间作出回应机制,否则将错失稳定市场预期的黄金时段。”


从“降息反应”走向“结构性恢复”


邱爱婷强调,这一轮降息信号,实质代表的是国家经济正处于“保守审慎期”,不是危机但也不宜乐观。她指出,如果政府能趁机加速基建支出、税制改革、数码经济发展及粮食安全政策调整,才能真正释放经济动能。


她提出四项具体建议:

1. 落实中小企业“低息融资特别通道”,集中支持制造、零售及服务业者;

2. 暂时调降生活必需品的SST或进口税,如米粮、奶粉、蔬果;

3. 全面盘点高风险行业就业结构,设立“青年转型就业基金”支持再培训;

4. 推动绿色基础设施项目开工计划,同时带动就业与环境转型。


马青将继续监督与倡议


作为青年基层与创业界的桥梁,邱爱婷表示,马青将持续通过政策白皮书、民调平台与企业对话,向政府反馈真实市场与青年的声音,尤其是那些不被“数字复苏”覆盖到的无声群体。


“国家经济的复苏,不是股市回弹的曲线,也不是指标上的增长,而是当每个普通人都敢消费、敢投资、敢做梦时,复苏才真正发生。”


她最后呼吁政府珍惜这一波政策松绑所带来的时间窗口,把握每一次调整背后的社会温度,在“理性治理”中融入“感性照顾”,打造一个对全民更公平、更有韧性的经济生态。

Comentarios


  • Google+ Social Icon
  • Pinterest Social Icon
文章分类
新鲜热辣
联系管道
  • Facebook - White Circle
  • Facebook - White Circle
  • YouTube - White Circle
  • Twitter - White Circle
  • Instagram
  • Telegram
  • TikTok
  马华       蓝天
Copyright © 2020 Bulletin LANTIAN. All rights reserved. 蓝天● 版权所有,禁止擅自转贴节录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