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汉顺:质问行动党非出于敌意,是对政治诚信基本追问
- Admin
- 7 hours ago
- 2 min read

马华署理总会长拿督马汉顺医生强调,马华任何时候针对任何课题质问行动党,都不是出于敌意,而是对政治诚信的基本追问。若行动党无法自我检讨,继续傲慢自大,最终失去的不只是华社的信任,更是整个马来西亚多元社会的期待。
对于行动党副组织秘书李政贤与其仓促回击马华的批评,马汉顺呼吁行动党不如冷静思考执政以来,民众和支持者对行动党变化的质疑:
一、从“反对滥权”到默许权力集中
曾高举制度改革大旗的行动党,如今在面对法官委任,司法作业,政府官联公司的政治委任等课题,集体失声。请问,这与当年的民主承诺是否一致?
二、从“透明问责”到“遮遮掩掩”
从平反赵明福到没有进一步行动,行动党高层不仅不追责,甚至护航失责。请问,这是否背离了他们对选民许下的“干净政府”诺言?
三、从“多元开放”到“种族妥协”
当年承诺推动种族和谐、教育平等,如今却在固打、大学分配与华教课题上退让避谈,甚至不敢批评明显的不公政策。这是原则,还是投降?
四、从“维护华教”到“缄口不言”
董总、独中、统考问题几乎被冷处理,甚至“文告都懒得发”。李政贤应扪心自问,行动党对华社教育的承诺落实了多少?
五、从“政治清廉”到“权位至上”
原本信誓旦旦拒绝官职诱惑,如今不仅全面入阁,还安插党员在各个单位。是否打了自己一记耳光?
六、从“问政为民”到“口出狂言”
对建设性批评一律标签为“挑拨离间”,对马华的提问反应过度,失去了成熟政党的包容与自省。李政贤的态度,暴露了行动党的虚伪。
七、从“反对GST”到“无声支持SST复推”
当年强烈反对GST,现今却不敢反对政府的SST扩大。行动党是改变者,还是被改变的政党?
八、从“为选民服务”到“为权贵站台”
当年走入小巷市井,如今却高居庙堂,为滥权者辩护、为政策失误护航,忘了谁才是他们的真正老板。
九、从“全民政府”到“朋党政府”
政府越来越像一个由少数政党主导的闭门圈子,行动党甘愿当配角,是否让支持者寒心?
十、从“人民的希望”到“人民的失望”
2022年大选后,民众曾寄望于改革,如今换来的是折扣的承诺和空洞的口号。行动党是否还能坦然面对选民?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