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卫部之友”违公平道德原则,陈国勇:挤压低收入群看病权利

  • Admin
  • Jul 30
  • 2 min read
ree

马华消费人事务局主任陈国勇抨击,卫生部推出以“卫生部之友”(Rakan KKM)为名的私人医疗服务计划,严重违反公平与道德原则,同时挤压低收入群体的看病的基本权利。


也是马华中委的陈国勇指出,“卫生部之友”为“付费病患”开设所谓的“快速通道”服务(express lane),将本属于全民的公共资源,优先让渡给经济能力强者,这种机制严重背离了公立医院“人人平等、按需优先”的原则,将病人的生命与健康变成可以被“购买”的特权。


他披露,根据资料显示,由于政府医院长期人手不足,在开启“快速通道”服务后,普通门诊与专科预约的等待期已有延长趋势。因为,原本已面临人手短缺与设备负荷的政府医院系统,如今还要抽调资源服务“高价病人”,使得低收入群体被迫等待6至12个月以上,甚至因延误、错过最佳治疗期,严重威胁他们的健康与生命权。


“政府医疗系统的存在,本应保障每一位公民,无论贫富,都能获得平等、及时且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但‘卫生部之友’的运营模式却变相把优质医疗资源出售给出高价者,导致低收入者必须承受更漫长的等候时间,他们的等待、病痛,变成富人优先享受医疗特权的代价。”


另外,陈国勇提及,尽管政府声称“卫生部之友”并非私有化计划,可是这个商业化运作机制明显偏向市场导向,容易开启“医疗服务商品化”的危险先例。


他担忧,一旦公共医院开始以“出钱就可以插队”为运作原则,未来将影响公众对政府医疗体系的信任与依赖。


他认为,医疗健康权是基本人权,而不是一种奢侈品,“卫生部之友”将造成医疗阶层化,变成是富人压制穷人、市场压制公义、特权压制平等现象。


他希望,政府医院当坚守初心,以病情的严重性作为唯一判断依据,而非金钱来决定治疗和等候次序。


"若推行机制不健全,‘卫生部之友’可能引发更多制度性不公的问题,影响政府医疗服务效率,削弱原本普通门诊或住院部的运作效率,加重病患等待时间等。"

Comments


  • Google+ Social Icon
  • Pinterest Social Icon
文章分类
新鲜热辣
联系管道
  • Facebook - White Circle
  • Facebook - White Circle
  • YouTube - White Circle
  • Twitter - White Circle
  • Instagram
  • Telegram
  • TikTok
  马华       蓝天
Copyright © 2020 Bulletin LANTIAN. All rights reserved. 蓝天● 版权所有,禁止擅自转贴节录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