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汉顺:行动党应学习如何听取批评,马华反映民声不会为政府失误背书
- Admin
- Aug 3
- 3 min read

马华署理总会长拿督马汉顺医生抨击,行动党妇女组主席张念群高谈阔论,指责马华“宣传、挑拨、误导”,言语间洋溢着一种优越感,仿佛她所属的行动党是全国最成熟、最理智、最有担当的政党。
张念群更语带讽刺地说:“马华若真要向行动党学习,就该学学如何做个负责任的政党。”马汉顺对此表示,可惜这种“高地式”的道德宣言,恰恰暴露出行动党最根深蒂固的问题:一贯标榜“责任”,实则推卸;高举“改革”,实则守旧;批评别人“挑拨”,却对自己“煽动”视而不见。
行动党今天之所以被广泛诟病,并不是因为它“在朝”做得太少,而是因为它“在朝”的时候与“在野”时判若两人。若说马华是“未充分了解课题就对外发言”,请问:
- 谁曾在国债4000亿时痛斥国家要破产,如今却默不作声地支撑万亿负债?
- 谁曾信誓旦旦要废除大道收费,如今却说“那是当年的想法”?
- 谁说自己“不要巫统”,但至今仍投向巫统?
张念群所说的“理智”“担当”,更像是行动党用于装饰门面的锦旗,而非内化于党魂的价值。
身为团结政府一员,马华固然有执政责任,但不代表必须为行动党失误背书,更不能扮演“顺民”角色。民主社会中,政策需要被辩论、被检验,反对意见不该被打为“误导人民”,更不该被一贯推定为“别有用心”。所谓“成熟”,不是闭嘴不言,而是有理有据地发问。
以近期技职教育拜会巫统总部事件为例,马华若不发声,难道就任由行动党把政府议员集体听训的行为粉饰为“跨党合作”?张念群不批判邓章钦的提醒,却反而炮打马华,分明是在掩饰党内的焦躁与心虚。
张念群称“行动党不管在朝在野,始终自许为有责任感的政党”。这句话听来熟悉,因为这正是行动党在过往大选时的招牌标语。但今日重温这句话,群众更多是苦笑。若真如此,为何:
- 林冠英案件审讯期间党内上下封口,对司法进展讳莫如深;
- 赵明福案件归档,行动党对“无进一步行动”的结论轻描淡写;
- 教育部不提华小新建计划,党内议员不吭一声。
所谓“责任感”,不是开记者会摆姿态,不是递交备忘录拍照打卡,而是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在敏感议题上讲真话,而不是维护权力结构的沉默者。
张念群提及MyDigital ID的推行和政府95%服务数码化目标,这当然是值得肯定的方向。然而,数码化不仅是技术转型,更考验政府对不同群体的包容度和沟通能力。年长者的顾虑不是“不会用”,而是“没人教”、“没人理”。行动党若真有“担当”,就该监督有关部委落实数码培训计划,而不是把“我们还有实体选项”这句话挂在嘴边当挡箭牌。
若沟通不到位、施政不接地气,再漂亮的话,也不管用。
我要提醒张念群和她的同志,镜子里看到的不是敌人,是自己
张念群有权批评马华,但请记住:一个有真正自省能力的政党,会把人民的不满当作警钟,而不是当作敌意。马华是否需要学习?当然。但行动党更需要重新学习如何做一个能听进批评的执政党,学会在镜子里照见自己的盲点,而不是怪罪镜子“扭曲了现实”。
若一个政党只记得宣传胜利、拒绝承认错误,那它的成熟与理智,不过是宣传部写出来的剧本。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