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邱爱婷:美征高关税敲响贸易警钟,政府应设“出口韧性支持机制”稳住中小企

  • Admin
  • Aug 4
  • 3 min read
ree

针对美国政府近日宣布对部分马来西亚出口产品征收高达19%的进口关税,引发国内出口导向型产业广泛忧虑。马青副总秘书邱爱婷律师今日表示,此举不仅对本地中小企业构成沉重打击,更暴露出我国在外贸结构上的单一依赖与战略脆弱。


“当一个国家对我们的产品开出惩罚性关税,我们必须反思的,不只是短期影响,而是国家如何保护中小企业的长远韧性与全球竞争力。”


邱爱婷指出,马来西亚中小企业虽规模有限,却支撑超过38%的GDP与70%的就业岗位,是经济链条中最具活力与适应力的组成部分。然而,在国际市场变数频仍、关税壁垒升高的当下,若政府不设法精准干预,中小型出口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进而波及国内产业链稳定与就业安全。


呼吁政府推出“出口韧性支持机制”


她呼吁政府立即设立一项为期两年的“出口韧性支持机制”,专门针对受美方关税影响的企业,提供财务、市场与转型方面的援助,以减缓冲击并协助其转型升级。该机制应涵盖以下四大重点:

1. 出口退税与物流补贴:为受关税影响的企业提供阶段性出口退税,降低整体出口成本;

2. 低息融资与信贷担保:通过国家信贷机构提供0%-2%的特别融资方案,缓解资金流问题;

3. 出口多元化市场补助:设立市场探索基金,鼓励企业转向南美、中东、非洲与东盟新兴市场;

4. 品牌化与技术支持平台:推动本地制造业数码转型与品牌升级,提升产品议价能力与自主性。


“不能等企业倒闭了才来抢救。政府必须现在就行动,用财政工具、市场资源和战略指导稳定企业信心。”


建议成立“出口转型特别工作小组”


邱爱婷进一步建议,政府应由投贸部(MITI)牵头成立“出口转型特别工作小组”,汇集政策制定者、企业代表、产业专家共同评估行业受损程度、筛选优先受援企业,并监督援助方案的精准执行。她强调,必须打破以往“政策设了、执行没下文”的循环,真正让每一分资源落到最需要的企业手中。


“许多中小企业主告诉我,他们不怕竞争,但怕的是孤立无援、被制度遗忘。在国际市场对我们施压的时候,国家必须第一个站出来护航。”


外贸战略转型要从青年企业出发


作为青年律师与中小企业观察者,邱爱婷也提醒政府,外贸改革不应局限在大企业圈层,而应扩大至初创公司、青年出口品牌与跨境电商新势力。她建议:

- 推出“青年出口者快速通道”,简化程序;

- 建立“出口数码培力中心”,提供物流、清关、定价策略培训;

- 提供“微型出口项目配对基金”,协助初创团队参与国际展销。


“未来的马来西亚品牌不只是手套和家具,更要有数码服务、清真食品、文创产品、绿色技术……这些领域都需要青年企业的参与。”


国际变局中,国家更要守护“企业自由生存的空间”


她最后强调,美国的关税行为虽属单边,但对马来西亚而言,却是一记“制度提醒”:若不尽快多元化市场、分散出口风险、提升产业附加值,我国将长期陷于被动与边缘地位。


“今天是高关税,明天可能是环保门槛、ESG评比、碳足迹壁垒……企业需要的不只是资金,而是一个有远见、有制度、有保障的国家经济后盾。”


马青将持续推动具前瞻性与实务性的政策建议,确保青年声音、中小企业声音不被淹没在宏观数字中,让国家竞争力真正建立在全民可参与、可持续的基础之上。

Comments


  • Google+ Social Icon
  • Pinterest Social Icon
文章分类
新鲜热辣
联系管道
  • Facebook - White Circle
  • Facebook - White Circle
  • YouTube - White Circle
  • Twitter - White Circle
  • Instagram
  • Telegram
  • TikTok
  马华       蓝天
Copyright © 2020 Bulletin LANTIAN. All rights reserved. 蓝天● 版权所有,禁止擅自转贴节录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