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法律执行力解决问题,翁秀秀:政府不应用口号粉饰太平
- Admin
- 1 day ago
- 2 min read

马华国家政策与民生课题调查研究委员会主席拿督翁秀秀博士质问,现在的政府是否正在用“喊口号”的方式来治国?如果真是如此,这不仅是幼稚,更是愚蠢至极的做法。一个成熟的政府,应该以制度、法律和执行力来解决问题,而不是沉迷于用口号粉饰太平。
不久前,教育部长法丽娜走进校园,要求学生齐声高喊“我们爱首相,祝贺生日无可厚非,但要求学生集体表达对政治人物的个人崇拜,明显越界,更让教育场域蒙上政治化的阴影。教育部评估与考试司司长莫哈末阿占在登嘉楼出席活动时,又传来新的指令,校长和校长助理必须确保学生在进班前,第一件事就是齐声高喊“我们讨厌霸凌”。
这是何等的荒谬!治理一个国家,不是靠操场上的声浪来维持,而是要靠一整套严谨的制度设计、清晰的执法框架和真正的政治担当。口号可以让镜头热闹一时,却无法为现实问题带来哪怕半分实质性改变。
霸凌问题的成因复杂,涉及家庭教育缺失、学校管理漏洞、心理健康支持不足、同侪文化以及制度性纵容。这是一个需要系统治理的问题,而不是一场每日例行的喊口号仪式。将如此严肃的社会伤口简化为一句口号,不仅轻率,更是政府治理能力贫弱、推卸责任的体现。
更严重的是,这种做法暴露了当下政府的治理惯性,喜欢用政治表演取代制度建设,用镜头和话语掩盖行动的空洞。今天是“我们爱首相”,明天是“我们讨厌霸凌”,下一次又会是什么?难道一个国家的公共政策,就这样被一次次空洞的集体口号所取代?
无论是反霸凌还是反贪污,无论是提升教育质量还是改善治安,都必须依靠严谨的政策设计、科学的管理和坚定的执法,而不是依赖高分贝的口号。这样的治国方式,不仅治不了根,还会让民众逐渐失去对政府的信任,认为执政团队只会喊话而不会办事。
一个国家的尊严与公信力,不应建立在声浪之上,而应建立在制度的坚实地基上。口号可以在几秒钟内喊出,但制度的建设需要深思熟虑、持续投入与严格问责。如果执政者沉迷于“喊口号治国”,那么我们将看到更多的标语、更多的热闹场面,而真正的问题依旧没有被解决。
试问,如果口号真能解决问题,我们是否也可以每天齐声高喊“我们讨厌贪污”就能根除腐败?是否可以集体喊“我们讨厌犯罪”就能让治安立刻改善?如果真是如此,法律、制度、警察、法院、监狱统统可以废除,国家也就成了操场,治理彻底沦为儿戏。
这种把严肃问题当成口号比赛的治理方式,不仅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更是对国家治理智慧的羞辱。一个真正负责任的政府,应该立刻停止这种形式主义闹剧,把心思和资源用在建设长效、可执行、可问责的制度上。否则,不仅霸凌不会减少,国家的治理水平也会继续被口号拖向滑坡。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