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爱婷:政府应立法保护霸凌受害者,校园职场设制度化防范机制
- Admin
- 3 days ago
- 2 min read

马青副总秘书邱爱婷律师今日呼吁政府,应尽快拟定并通过专门的《反霸凌法》,以制度化方式保护霸凌受害者,并为校园与职场建立清晰的防范与惩治机制。近期接二连三的校园霸凌案件,已充分暴露出现行制度的不足,也凸显了立法的迫切性。
邱爱婷强调,霸凌不再是单纯的校园纪律问题,而是影响社会公平与国民心理健康的系统性问题。从中小学到大学,甚至进入职场,霸凌以不同形式存在,包括孤立排挤、恶意语言攻击、网络霸凌以及权力滥用。这些行为不但摧毁受害者的自尊与信心,更可能导致长期心理创伤,甚至触发极端行为。
“我们不能再把霸凌视为孩子间的小打小闹,它的后果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政府必须正视,将霸凌纳入法律框架,才能给予受害者真正的保障。”
目前,国内虽有《儿童法令》、《刑事法典》等条文可处理部分严重霸凌行为,但大多数霸凌个案往往处于“灰色地带”,难以通过现行法律有效处理。邱爱婷指出,这种法律真空让许多受害者选择沉默,或因投诉无门而放弃维权,形成“沉默的痛”。
她建议,《反霸凌法》应涵盖以下几个关键内容:
1. 明确定义霸凌行为:包括肢体伤害、言语羞辱、网络霸凌、群体排挤及心理操控。
2. 设立独立申诉机制:在学校与职场设立匿名举报与快速处理渠道,避免受害者因担忧报复而不敢发声。
3. 强制辅导与教育:要求涉事学校或机构为受害者与施暴者提供心理辅导,以杜绝循环伤害。
4. 纪律与法律并行:针对严重霸凌行为,除校规或公司纪律处分外,应保留法律介入的可能性,确保有威慑力。
邱爱婷提醒,法律固然重要,但社会整体意识的提升同样不可或缺。她强调,很多霸凌事件之所以无法制止,并非没有人知情,而是旁观者选择沉默。“当霸凌成为公开的秘密,却无人站出来时,受害者便陷入孤立无援的深渊。”
她呼吁教育部将“反霸凌教育”纳入学校课程,通过讲座、工作坊及互动活动提升学生的同理心,让他们懂得尊重差异、包容弱势。同时,她也建议人力资源部推动职场反霸凌指引,要求企业建立清晰的处理程序。
“立法保护受害者,不只是法律问题,更是政治意志的问题。若政府真心要建设团结社会,就必须在制度上保障每一个人免受霸凌,不论他是学生还是上班族。”
她最后强调,霸凌不是小事,而是关乎国民心理健康与社会凝聚力的重大课题。她呼吁国会跨党派议员携手推动立法,以实际行动回应社会期待,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