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友凤:保障人民老年经济安全,政府应衡量会员经济状况与规划
- selinatoh83
- 4 hours ago
- 2 min read

马华妇女组全国主席拿督黄友凤律师指出,政府在探讨雇员公积金(EPF)灵活提款机制时,必须在“民众即时经济压力”与“长期退休保障”之间取得平衡,并在审批或落实任何提款机制前,全面考量会员的家庭收入结构、支出水平及理财规划能力。
根据大马统计局最新公布的《2024年家庭收入及支出调查报告》,我国家庭平均每月支出已达5566令吉,相较2022年写下的3.9%的年增长;此外,针对可支配收入而言,2024年的平均每月可支配家庭收入增3.2%,达7584令吉。而中位数则增长5.1%,达到5999令吉,占家庭总收入的82.8%,表明家庭有能力满足基本开支需求。
黄友凤说, 尽管有关数据反映人民的收入有所增加,但市井小民依然感受到重重的通货膨胀的压力,特别是在医疗、紧急状况储备和生活基本开销方面,往往超越负担能力,让人民深感生活困苦。她置疑统计局在计算有关开销和通膨率方面没有针对一般市民主要的开销,以致报告未能反映真实的情况。
她指出,根据财政部副部长林慧英的国会答复,截至今年8月,仅有23.9%年龄介于18至55岁的EPF会员达到基本储蓄水平,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国人仍未具备足够的退休储备,若过度放宽提款政策,可能导致他们在年老时陷入经济困境。
她强调,政府在评估任何提款政策时,应结合会员个人经济状况、家庭支出、储蓄习惯及财务规划,而非采取“一刀切”方式批准申请。她建议,公积金局可研究分层审批机制,让真正面临经济困难、医疗或家庭紧急情况者优先获批,同时加强理财教育与退休规划辅导。
她指出,公积金不仅是个人的退休保障,更是国家社会安全网的一环。在人民面对生活压力时,政府的援助应以多元方式进行,例如现金援助、生活补贴、技能培训等,而非单靠动用退休储蓄。
她同意马华副总会长拿督斯里黄日升博士日前表示,公积金局会员达退休年龄后,应有主权决定领取和使用其公积金的方式。政府不应该强制性落实此措施,反之应给予会员自主权。
黄日昇也说,虽然上述的改革建议能减少退休后养老金迅速耗尽的风险,但却限制了该局会员的自由与弹性。在生活成本持续攀升的情况下,会员或因家庭负担沉重而希望动用部分退休储蓄,但这同时也可能削弱他们未来的退休安全。
她呼吁政府在推行EPF新户头结构(即“灵活储蓄”与“收入储蓄”)时,应广泛征询各界意见,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及女性雇员的实际处境,确保政策兼顾灵活性与长期保障,避免過度提款导致储蓄骤减。
她说,我们关注的是长期利益以及顾及人口老化问题,因此正确的财务规划将能保障老年人的生活,人民不能期望孩子是否有能力照顾他们的晚年。
她指出,人民希望拥有选择权,但政府必须确保这个选择不会让他们在未来失去安全感。政策必须平衡当前的民生压力与未来的老年尊严。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