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汉文:政府改革失衡,中小企业成牺牲者
马华经济与中小企业事务委员会委员林汉文指出,2026年财政预算案推出后,市场反应冷淡,商界普遍认为这份预算案缺乏振兴经济的诚意,反而让中小企业背负更沉重的营运压力。 他说,根据多项民调与商会反馈,超过八成民众对本次预算案表示不满意。这份被包装为“改革型财政政策”的预算案,其核心内容却令中小企业雪上加霜。 BUDI95燃油津贴制度:推高物流与物价成本 林汉文指出,BUDI95燃油津贴制度导致营运成本上升。这些额外支出最终会反映在跑业务、运输与物流费用上,间接推高市场物价,也削弱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外劳公积金政策:加重企业人力成本负担 他表示,政府强制雇主为外劳缴交雇员公积金(KWSP),虽然名义上是保障劳工权益,但对依赖外劳的制造业、建筑业及服务业来说,却等同于提高人力成本。 “对于资本雄厚的大企业,这只是账面上的调整;但对中小企业来说,这可能是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电子发票(e-Invois):数字化转型变成隐形负担 林汉文指出,政府全面落实电子发票制度的初衷虽好,但许多中小企业尚未具备足够的技术能力与资源。系统设置、软件订阅、员工培训、顾


黄子轩:政府施政要确保惠民不误商、稳价不扰市
内贸部长表示若公司要求员工以BUDI95汽油补贴作业务用途将遭对付一事,马青中委黄子轩认为,燃油补贴确实应优先惠及目标受惠者,但政府在执行政策时,也必须兼顾商家的现实困境,避免再度引爆通胀压力。 黄子轩指出,随着BUDI95制度落实,许多车主开始感受到限制带来的不便,尤其每月仅300公升的补贴额度,对许多通勤族和外勤员工来说根本不敷使用。 “有些公司车辆或外勤销售员每天都得在外奔波,公司要求员工使用BUDI95油补,结果竟被警告可能遭贸销部对付。这种情况等同于政府间接制造第二轮通货膨胀。” 他指出,当企业被迫承担更高燃油成本时,整体营运开支将显著增加,尤其是物流、外送、销售等领域,预计平均成本将上升约30%,这不仅令中小型企业苦不堪言,也可能进一步推高物价,最终让全民受苦。 “我认同补贴应落实在真正需要的群体身上,但政府也该对商家怜悯一些。如今电子发票实施、SST扩大征税范围、柴油补贴撤销等措施接踵而来,再加上BUDI95限制,商家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他警告,若政府持续忽视基层业者的处境,只会压垮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拖慢经济复苏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