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兴:美债危机中寻求突围,马华将助中小企积极“走出去”
- Admin
- 10 hours ago
- 3 min read

面对日益加剧的美国债务危机与全球金融动荡,马华经济及中小企业委员会秘书李家兴表示,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尤其是以华人为主的企业群体,正处于高度不确定与经济压力的夹击中。马华将不遗余力扮演“政商桥梁”角色,通过加强政策倡导与国际合作,全力协助本地中小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升抗风险能力。
“中小企业不仅是国家经济的支柱,更是华社经济的命脉。”李家兴指出,根据SME Corp数据显示,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6.9%,贡献38.2%的GDP与48%的全国就业。而在批发、零售及制造业领域,华人企业控制了相当比例,然而这些企业多数规模不大、资源有限,对国际金融危机尤其敏感。
全球冲击加剧,中小企业首当其冲
李家兴指出,美国债务危机可能引发四大结构性冲击:
1. 融资成本上升:美国利率提升将推高全球融资成本,中小企业贷款门槛或进一步提高;
2. 出口需求减缓:美国经济放缓恐削弱对马来西亚产品的需求;
3. 马币汇率承压:美元走强造成马币贬值,抬高进口原料成本;
4. 供应链受干扰:全球物流不稳定增加营运成本与不确定性。
“我们必须在危机中寻找出路,关键在于让中小企业主动‘走出去’、‘连出去’与‘活下去’。”他说。
马华五大举措协助中小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为应对当前挑战,马华经济及中小企业事务委员会将在以下五大方向积极推动:
1. 组织海外交流团与对接会:带领企业拜访东盟、中国、日本及中东市场,参与国际展会与经贸论坛,寻找出口代理与合作伙伴。
2. 推动签署跨国MOU合作机制:
马华近日分别与日本大阪本町商业俱乐部(Hommachi Business Club)及印度经济与贸易组织(Indian Economic and Trade Organisation, IETO)签署合作备忘录(MOU),以建立长期战略合作框架。这些MOU将为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开通前往日本与印度的产业资源通道,拓展新的出口市场,并促进技术与资讯交流。未来,马华也计划拓展至印尼、越南、新加坡等国家的商会组织,建立区域型多边商贸平台。
3. 协助申请政府出口激励计划:协助企业申请MATRADE的市场开发援助(MDG)与数码贸易基金(eTRADE),减轻国际市场拓展初期成本。
4. 成立国际市场辅导团队: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市场定位、文化导航与法务合规咨询服务,降低“出海焦虑”。
5. 推动联合出海与区域整合:鼓励中小企业以集群模式共用品牌、物流、分销渠道,提高国际竞争力。
深化对话,拓展日本与南亚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马华副总会长兼经济与中小企业委员会主席拿督刘亚强近日率团访问日本,在东京与大阪期间,马华代表团与日本商工会议所(JCCI)及International Business Link Organisation展开多场深度对话与商业对接,聚焦在数码经济、健康科技、绿色能源及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合作可能性。
“与JCCI的对话展示出日本企业对马来西亚中小企业的高度兴趣,而International Business Link Organisation 更协助促成多场企业对接,为我们的企业创造具体合作管道。”李家兴指出,此类国际接触必须制度化、常态化,马华正致力推动建立常年型区域商贸合作机制。
他也透露,马华将持续安排更多出访任务,包括前往印尼、越南与中国二线城市,以开拓更多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友善市场。
走出国门,是生存更是战略
“美债危机只是表面冲击,根本问题是企业是否能拥有跨市场的应变能力。”李家兴表示,马华不仅要协助企业撑过寒冬,更要为他们搭建走向国际舞台的桥梁。他强调,中小企业应善用数码工具、优化财务结构、拓宽市场视野,以“主动出击”的姿态迎接全球新格局。
他呼吁政府加强跨部门协调,整合出口支持政策与融资机制,也欢迎各级中小企业通过马华平台寻求指导与对接,共同建立一个更有韧性、活力与国际化的本地企业生态。
Коментар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