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运开销吞八成预算不健康,李国成:体制改革刻不容缓
- selinatoh83
- 5 hours ago
- 2 min read

马青中委兼雪州马青署理团长李国成指出,《2026年财政预算案》延续了“高营运、低发展”的财政结构,显示我国公共财务体系依旧陷入失衡,改革尚未触及根本。
根据财案数据,营运开销占整体预算的80.7%,发展开销仅19.3%。这意味着,政府每花出5令吉,就有超过4令吉用于维持体制运作,而非投资国家未来成长。
李国成分析,这种结构性问题在团结政府已持续多年,且比例逐年攀升, 2024年占比77.1%,2025年升至79.6%,2026年更高达80.7%。改革多年后,固定支出非但未受控,反而持续扩大。
他指出,公务员体制拥肿、频密的加薪措施以及国债利息上升,是推高行政开销的主要原因。公务员薪资与退休金如今已占营运支出近一半,成为财政结构中最沉重的固定负担。政府花越来越多的钱在维持体制,却没有足够资源去建设未来,这是财政结构失衡的核心问题。
李国成认为,若要恢复财政健康与灵活度,改革应从结构调整与效率提升两方面同步推进。公务员体系应逐步转向缴费型退休制度,让财政负担由政府全额承担转向雇主与雇员共同供款,确保制度可持续性。同时,应优化行政层级与人力结构,通过自动化与数字化服务提升效率,避免人力冗余。
他指出,政府也应重新审视开销优先次序,将更多资源投入教育、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人才培养等发展性领域,以带动国家长期竞争力。此外,随着国债利息支出逐年上升,必须强化债务管理机制,确保政府借贷用于高回报、具经济乘数效应的项目。 预算的核心不是规模,而是结构。唯有让每一分开销都带来长远产出,财政才具真正意义上的韧性。
李国成总结,财政改革的关键不在削减支出,而在于调整结构、提升效率与投资未来。当营运开销持续膨胀,改革的空间就会被吞噬,唯有重塑结构,国家才能重新找回发展的动力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