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应对人口迅速老龄化,马汉顺:6大关键领域需做到位

  • Admin
  • 16 minutes ago
  • 2 min read
ree

马华署理总会长拿督马汉顺医生指出,马来西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比许多人想象得还快。政府推出《2025–2045年国家老龄化蓝图》,象征国家终于迈向系统化应对的阶段。然而马汉顺认为,蓝图漂亮归漂亮,能否真正解决问题,关键不在厚厚的文件,而在六大关键领域是否“做到位”。


蓝图列出的六大领域——经济、就业、教育、社会保护、健康和长期护理——涵盖了长者生活的全部结构。马汉顺对此表示,这套设计没有问题,但若执行乏力,最终只会成为另一份“看了就懂、做了很难”的政策文件。


一、经济:银发不是负担,是资产,但要靠制度释放价值。我国的银发经济潜力巨大,可惜制度推动仍旧分散。若退休金制度不稳、照护支出无减免、社区经济未成形,再美的蓝图也无法把长者的经验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经济体系必须把银发族视为资源,而不是成本。


二、就业:延续就业不能只是口号。长者要继续工作,问题不在他们意愿,而在企业愿不愿意给机会。没有税务优惠、没有适龄岗位设计、没有再培训循环,蓝图里的“延续就业”必定落空。国家要改变企业文化,不是鼓励,而是制度的牵动。


三、教育:终身学习要有平台,而不是凭个人摸索。终身学习在我国仍停留在理念层次。长者想学科技、理财、健康知识,不应该靠自己碰运气找课程。政府必须建构从社区学院到大学的系统性学习生态,不然长者就只能在知识落差中慢慢被时代抛离。


四、社会保护:保障不足是现实,而不是“感受”。许多长者面对的不是面向贫穷风险,而是“无保障”风险。援助分散、申请繁琐、额度偏低是长期问题。若政府无法统一平台、分级补贴的需要,提高长期援助标准,蓝图必然无法改善长者最现实的生活压力。


五、健康:基层医疗不足,将拖垮整套体系。健康老龄化最怕的是医院长期超负荷。若家庭医生制度不健全、社区筛查不到位、数码健康平台不普及,再多“愿景”都无法减少慢性病恶化和严重疾病带来的医疗成本。基层医疗才是长期健康政策的主战场。


六、长期护理:国家若不介入,家庭永远撑不住。长期护理是蓝图里最关键却也最难落实的部分。我国至今缺乏全国照护标准、专业照护员体系、长期照护中心规划,也缺乏对家庭照护者的津贴。若政府不成立国家级长照体系,老龄化将直接冲击劳动市场与家庭结构。


必须指出,蓝图是方向,执行才是现实。整体而言,国家老龄化蓝图的方向没有问题,理念也符合国际趋势。但马来西亚真正的问题从来不是“有没有蓝图”,而是“有没有执行力”。六大领域若缺乏制度改革与持续预算,蓝图终将成为摆放在架上的文件。


老龄化不会等政府准备好才来,而是已经在门口了。蓝图发出大方向,应对未来的挑战。

Comments


  • Google+ Social Icon
  • Pinterest Social Icon
文章分类
新鲜热辣
联系管道
  • Facebook - White Circle
  • Facebook - White Circle
  • YouTube - White Circle
  • Twitter - White Circle
  • Instagram
  • Telegram
  • TikTok
  马华       蓝天
Copyright © 2020 Bulletin LANTIAN. All rights reserved. 蓝天● 版权所有,禁止擅自转贴节录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