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陈东海、陈修信、梁宇皋,被称为卖华汉奸,真相终于解开!


文章很长,长到很难顶,但是如果你不看完,你就永远被谎言所蒙蔽!

近几年来,网络一直流传着一篇文章,作者为张丹枫之类,内容大约是说梁宇皋、陈东海和陈修信是马来西亚华社三大汉奸。

这到底是事实吗?

真正了解马来亚独立过程的人,一读就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企图混淆历史,以主观角度断章取义提取部分真相,甚至部分为完全凭空捏造,字里行间充满仇恨,指责和痛骂这3名马华前领袖,与其说是历史揭秘,不如说文章背后含有特定政治动机,就是要否定和摧毁马华公会参与马来西亚建国的角色,试图把马华塑造为“卖华”政党的形象。

最大的问题是,文章的作者意图否定马华参与争取国家独立建国和华人公民权的功劳,其实就是在否定华裔参与国家独立建国的过程,甚至否定华人公民权的合法性。如果作者是华人,难道他是想否定自己作为马来西亚公民的资格吗?

若是如此,那么写这篇文章和相信这篇文章的人,如果不是蠢到没药医,就是他或他们本身根本不是马来西亚华人,而可能是外国的华人。

解开真相之一:陈东海

陈东海被形容为“头号华社败类”,说他是马华总秘书,在与英国政付谈判时,丢掉华社诉求的一分备忘录,承认马来人特权,以换取华人成为马来亚公民。

陈东海到底是谁?

1.根据历史记录,陈东海一开始并非马华党员,而原本是国父东姑阿都拉曼的亲密朋友,是东姑把他引荐入联盟。由于他是华人,当时的联盟就只有巫统和马华公会两个成员党,因此他就顺理成章申请成为马华党员。

2.基于陈东海跟东姑和巫统的良好关系,马华委任他为执行秘书,其主要角色就是作为马华与巫统之间的沟通人和协调人,因此他同时也被东姑委任为联盟秘书。

3.陈东海从来就没当过马华的总秘书,马华创党初期担任总秘书的人先后是杨旭龄、梁宇皋和朱运兴等。事实上,陈东海连马华中委也不是,在陈祯禄和林苍佑担任总会长时期,在马华最高领导层里根本没有陈东海的名字。一直到了陈修信出任总会长,才在开始的3年委任陈东海为联盟关系小组的主席,这也是出于他跟巫统的关系。1964年过后,陈东海已完全从马华退隐。

4.换句话说,陈东海从来都不是马华的主要领袖,从来没有掌握任何权力,马华早期委任他担任的所谓“执行秘书”,只不过就是一个负责跟巫统联系的人,他从来就没参与过马华最高组织权力的运作和决策。

5.一个在马华里没有职位、没有实权的人,怎么可能代表马华去伦敦谈判国家独立的大事?文章说陈东海于1956年跟随东姑与英政府谈判独立事宜,当时陈东海是以什么身份跟随东姑到英国?是以联盟秘书还是东姑好友的身份?这都非常可疑。

因为,后来代表马华,与东姑、敦善班丹和苏丹一起到英国谈判,并亲手在独立宣言上签名的人是敦李孝式,他才是马华的正式代表,根本没有陈东海的份。顺便一提,当时马华会长陈祯禄年事已高,抱病在身,因此由李孝式代表马华。

6.文章又说陈东海在跟随东姑到英国谈判时把华社备忘录抽起,因此指责他卖华。有关文章的这段内容,其实是引述东姑晚年所写的回忆录。但是专司研究马来西亚独立史的学者认为,东姑晚年的回忆录并不完整,也有许多争议之处,很多都是东姑凭记忆陈述的一面之词,因此不把这批回忆录定义为“可靠史料”。

7.从马来亚独立和建国历史的角度来看,当时英殖民政府开出给马来亚独立的条件是,必须得到三大种族,即巫统代表马来人、马华代表华人、国大党代表印度人,保证能团结一致,才能获得国家的独立。

当时华人必须得到公民权,否则就要被视为非公民而被驱赶回中国。而马来人则坚持要保留他们的特权,否则就不会承认华人的公民权。到了谈判桌上,马华必须为华人争取到公民权,巫统则必须为马来人争取到保留特权,最终双方都必须做出让步与妥协,才能换来对方接受本身要争取的东西。

马华为了换取华人的公民权,因此接受巫统所坚持的马来人特权;巫统为了换取马来人特权,因此接受马华所坚持的华人公民权。双方都争取到自己要的东西,双方也都做出了让步和妥协,如果说马华是“卖华”,那么巫统也是“卖巫”啊!

到了今天,还是有华人在骂马华当年承认马来人特权是“卖华”,同样的还是有马来人在骂巫统当年承认华人公民权是“出卖马来人”。试问,如果当年双方都不愿让步,国家要如何独立?还会有今天马来西亚这个国家吗?

8. 更重要的是,所谓马来人特权,根本不是马华送给马来人的,甚至不是巫统送给马来人的,而是英国人给的。早在英殖民时期,英政府在1913年颁布《马来保留地法令》,1931年更承认了马来人土著特殊地位,当时连巫统和马华都还没有成立,如果硬要把承认马来人特权硬塞给马华或陈东海,简直莫名其妙!

9.最后,该文声称陈东海从基督教改为信奉伊斯兰,并改名为Mohammad Tahir,指他忘祖,更是扯得不得了,这完全是以个人宗教信仰大作文章,手法非常要不得,同时也显示作者思想的狭隘偏激,这跟副首相阿末扎希拿马哈迪的印度人血统炒作有什么分别?

解开真相之二:陈修信

陈修信是马华创党总会长敦陈祯禄的儿子,文章对他的攻击是指他通过当时马华英文教育派权计者,与巫统里应外合架空时任马华总会长林苍佑;林苍佑当时向东姑要求一位华裔副首相,以及马华必须分享三分之一国会选区。

文中以一种“假设“的说法指,如果林苍佑成功争取,华社权益将如日中天,就是因为陈修信,使得华人沦为二等公民,所以指责陈修信是第二大汉奸。

1. 从历史上看,林苍佑事件是马华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党争,而且不排除有巫统势力的介入。

2.林苍佑的确做了历史上最大的尝试,但他的建议,也引起当时马来人的反弹,而使巫统倍感压力。从马来人的角度看,东姑多次向华人退让,例如承认公民权课题。当时华裔掌控马来亚经济,倘若政治力量也被华裔“侵占”,马来社会会更加不安。对于一个刚独立不久的新兴国家,马来亚经不起这样的考验。

3.林苍佑于1961年退出马华,1968年率领民联党加入当时新成立的民政党,1969年大选中以反对党身分成为槟州执政党,当上槟州首席部长。这期间,他经历1969年513种族暴动,并于1974年率领民政党加入国阵。林苍佑在13年后重归国阵, 从此不再提前面的要求。

4. 看回陈修信,有关文章指他导致马华领导层个个只顾乌纱,注重个人权位。可是文章故意避开不提马华曾于1969年5月大选后大受挫败,陈修信带领马华退出内阁和各州行政议会之事。一个只顾乌纱帽、注重个人权位的人,会舍得放弃官位吗?

5. 1971年,国会恢复后,敦拉萨出任首相,陈修信再度受委为财政部长。陈修信理财以节俭闻名,他个人也是身体力行,当年是国人皆知;但最可怕的是,他的节俭几乎让自己丢命。1960年代某个下午,司机把陈修信载送到家后,发现他久久未下车,躺在车里昏睡不醒。后来急召医生救治,陈修信才醒了过来。医生说陈修信是中了汽车冷气泄出的毒气,若再慢一步,可能就有生命危险了。此事传出后,引起轰动,当时首相东姑阿都拉曼开玩笑:“这是陈修信活该。”原来东姑早就劝陈修信更换汽车冷气,但陈修信为了替国库省钱而不肯换,结果差点闹出人命。

6. 陈修信言谈不太“华人”,无法使大多数华裔接纳,而且因英文教育背景身份,讲话不会转弯抹角而引起争议,这确是事实。但他担任财长15年,为马来西亚完善的金融体系奠下稳固的基础,务实的理财稳健手法,使马币成为当时最强的货币之一,当时马来西亚的储备金多到可以借给世界银行,再由世界银行贷款给其它国家。

7.对于一个人的评价,不应该从片面角度判断。陈修信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全民领袖,连马来人、印度人也对他敬佩万分,无论是朝野政党,都公认他为马来西亚历史上最杰出的财政部长。陈修信是真正的马来西亚人,华人思维色彩很淡,这不就是华人天天高喊的多元种族、拒绝种族主义吗?结果华人又骂陈修信是汉奸,请问华人你是想怎样?

解开真相之三:梁宇皋

被有关文章喻为华社心目中第三大汉奸,因为他参与制定《1960年拉曼达立教育报告书》,该报告书后来成为《1961年教育法令》的基础,奠下推行单元语文教育政策,华教被视为眼中钉。

1.梁宇皋比敦马哈迪更早提出英语教数理的倡议。他当时认为华校生必须以英语媒介学习除了语文课以外的各种科目,才能保障华校生的前途,甚至提高华人的整体地位。国阵政府却于1970年代逐步废除英文中学,使他鼓吹英校改制的原意无法落实。

2.当时的世界趋势,确实是英语的天下,只有掌握英语才能与更多人对话,才能掌握话语权,才能确保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强大,连当时的中国也努力学习西洋语文和技术。梁宇皋是从华人子弟的前途来考量,提倡华人学英文,为华人设想却被说成是汉奸卖华,真是情何以堪!而在另一方面,李光耀为了强制新加坡人全力学习英文,不惜消灭新加坡华教,马来西亚华社却对李光耀推崇有加,请问这是一套什么标准?

3.马哈迪于2002年提出以英语教导数理课,在他提出时,受到很多华教斗士反对,担心华小华中会变质。2009年,时任副首相兼教长丹斯里慕尤丁提出废除英语教数理政策,结果又被华裔家长反对,认为还是用英文教比较好。令人不禁要问,华人到底是想怎样?

4.就教育法令一事,这法令经过多次修改,文中既然提到《1961年教育法令》是恶法,本文也要说明,此恶法之所以恶,因为法令的第21(2)条文赋予教育部长随时可关闭华小的权力,令华社十分不安。

5.尽管马华一直被华社贬低为当家不当权,无能又做不到事情,多年来,对于21(2)条文的废除还是不遗余力的,直至纳吉担任教育部长时,在马华的全力推动下,终于将有关条文废除,讽剌的是,当年打击华教最出力的安华,如今已跟反对党站在一起,所以说,政治这回事,真是没有最稀奇,只有更稀奇。

6.文中把华裔进不了大学、林莲玉公民权被褫夺、华裔公民权益、华教被打压都进了马华的账,换个角度来看,这也证明政治力量对国内占少数的华裔是多么重要,尤其是当权的政治力量。

解开真相之四:总结

陈东海、陈修信、梁宇皋被扣上汉奸败类的高帽马华领袖,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受英文教育。

我们不敢说当时受过英文教育的人都比较有国际观或前瞻性,更不能以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哪一套作为标准,但华人必须认清一个事实,在英殖民地时期至独立,许多受中文教育的人士,因为语言不通,同时抱着大中华主义,在当时马来亚的掌权者,包括英殖民政府、苏丹、马来贵族、巫统面前,只有自我边缘化,一直自甘处于在野的状态,一方面又对掌权者抱着怀疑的态度,反对党正好利用这种既自卑又想自大的心理,加以煽动和炒作。

试想像,在一个处于历史转折点的时代,华裔在谈判桌上如果按照华人种族主义者那一套大中华主义的逻辑,一味以不肯退让,对抗到底,把退让当成出卖华人的心态与英政府对立,相信时至今天,马来西亚都不可能独立。

在独立后,如果华人仍然以这种对抗心态喊打喊杀,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也不可能发展成中国以外最完整的系统。要知道,马来西亚华教之所以能够继续生存下来甚至发扬光大,并不是如同很多华人种族主义者所自吹自擂,是靠华教运动坚持之类的理想口号,最关键的原因,是这个国家的体制,也就是政府和法律,是承认华教存在的合法性。这是必须靠政治力量去争取和捍卫的,不是在体制外面搞运动、喊口号、发文告就可以做到的。

华裔要自强,首先就不能动不动把自己悲情化,任由有心者的炒作,把自己视为二等或三等公民,这样的心态只会更易被有心人操控,得到的结果只能躲在暗处自舐伤口,试问这是华人所要的人生吗?

在看到所谓的三大汉奸的故事,你有因此过得比较幸福快乐吗?我相信全然相信里面内容的人,你没有因此过得比较快乐,而像我这样,对文章抱着怀疑态度的人,也没有比较快乐,我还要冒着生命的危险,写这篇好像为汉奸平反的文章。

或许有人很清高的说“我们不谈种族政治”,“我们要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问题是巫统不放弃维护巫裔权益、国大党不放弃维护印裔的权益,华人却独自一个放弃,这决定是否明智?再说,行动党也不谈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了,你还在奉行他们哪一套?

  • Google+ Social Icon
  • Pinterest Social Icon
文章分类
新鲜热辣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