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从素质教育角度承认统考


承认统考的分歧往往源于保守人士对国民教育的认同,谓之有碍团结,以及危及马来文作 为官方语言的地位。如果审视客观事实,国民教育对于塑造团结、提高马来人地位的功 能,早就被打开一个缺口,始作俑者可能真的是统考,但今时今日真正“危及”整个体制的, 是国际学校所提倡的国际视角和英语教学,以及近年来为了提高政府大学排名而无限制、 无底线收纳的国际学生。

今时,我国主要大城市迎来了国际学校的蓬勃发 展,曾经一度是华裔家长宠儿的独中(统考), 现在已经被国际学校取代。但让人更惊讶的事情是,我国的政商精英、王室贵族、高官显耀,老早就毕业于这些以非马来语作为教学基础的学府,然后进一步到外国留学。

能挤下代表马来语地位的国民学校而获得显要垂青,国际学校出众的学习体验和教师素质是胜出关键。 至于政府大学,早于10年前就开始大幅度开放于国际学生,时至今日,其收生可谓良莠不齐。笔者曾经在政府大学内遇过无法用马来语、英语进行基本对话的中国学生。从谈话中可以得知,这批国际学生被吸纳的过程并不完全符合政府大学入学资格。

这现象源于政府大学为了达到国际学生比例的标准以获得更高的国际排名,而实行的权宜之计。 提出以上两个现象,只为重新引领读者们回到承认统考的关键,那就是素质,而不是母语教育的权利。今天统考依然可以屹立不倒,原因就是它标榜的学术标准,获得欧美澳、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等世界200强大学的认可。

所谓维护母语教育,那是一个高尚的目标,但是对现实的华裔家长来说,一旦独中的素质和出路减少,笔者断言他们会毫不犹豫的转向更优质的教育系统,国际学校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对于希盟政府来说,接下来的教育改革都和以上现象直接挂钩,即留住本土高材生(包括 非国民中学的)、囊括全球顶尖人才输往政府大学,以及提高本土文化认知是最迫切的工 作。

分先后次序来说,政府大学应该首先重整、扩大各类入学标准,透明化的纳入不同类 别,但学术标准相当的入学考试,以海纳百川之势,广纳全世界的人才。统考作为被世界 200强大学认可的考试,当然也应该名列其中。这同时铺平国际学校的本土毕业生进入政府 大学的途径。

这种一揽子的做法,政治上的风险较低,也可以及避重就轻,对刚刚上台的希盟政府来说是比较现实可行的攻略。 当然,我们必须明白,无论统考,还是国际学校毕业的本土毕业生,作为马来西亚公民的他们,有责任掌握马来语,必须对本土历史有足够的认知。

因此,除了本身的基本学术资格,拥有一个受政府承认的马来文和历史文凭,那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强制他们必须报考大马教育文凭(SPM)的马来文和历史科,那就不太公平。

SPM马来文科主要的考 核也是围绕在对本地马来文学的了解及掌握,既填鸭式又主观。而SPM历史科则太过集中于伊斯兰文明历史。 其实,政府不妨以大马高级学校文凭(STPM)的普通试卷作为蓝本,结合SPM马来科试卷二的文章理解和语法试题,再加上口试(speaking)、听试(listening),推出全新一科马来文考试提供非国民教育的本土学生应考,以作为他们进入政府大学的资格。

这就顾全了本土认知的需求,也可以客观考核学生掌握马来语能力。这种全面模式也犹如马来文界的国际英语测试系统(IELTS),可进一步让马来西亚在马来教育方面引领东南亚马来语系国家,甚至可能有朝一日,恢复马来语作为通用语(linguafranca)的地位。

原文链接:

http://www.sinchew.com.my/node/1773289/%E9%BB%84%E5%AD%90%E8%B1%AA%C2%B7%E4%BB%8E%E7%B4%A0%E8%B4%A8%E6%95%99%E8%82%B2%E8%A7%92%E5%BA%A6%E6%89%BF%E8%AE%A4%E7%BB%9F%E8%80%83

  • Google+ Social Icon
  • Pinterest Social Icon
文章分类
新鲜热辣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