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邱爱婷:华校以地养校却被征收617万延长地契,雪政府有权也应有情有义

  • Admin
  • Aug 19
  • 3 min read
ree

针对雪州侨民华小因延长土地地契遭州政府征收高达617万令吉费用一事,马青副总秘书邱爱婷律师指出,土地属于州政府权限范围,州务大臣确实拥有法律权力征收费用,但执政者更须具备“权力之外的责任感”,在面对教育用途土地的课题时,应当体现对社会历史、文化教育与华社办学艰辛的理解,而非机械式执行政策,造成基层沉重压力。


她指出,侨民华小当年并非“免费获地”,而是由董事部透过华社筹款、以市价买下土地,再透过“以地养校”、“以校自养”的方式维持学校日常运作。如今要求学校为了延长地契再筹得617万令吉,无异于是要家长、校友、董事、热心人士再次“为同一块地付费”,而这笔巨款并不是用于建校,而是流向政府金库,令人心寒。


“我们一直说华校是‘民办官助’,但如今看来,似乎更像是‘民办民养官收费’。华社用几十年、几代人的努力经营学校,却要再卖力筹款去缴付一笔并不会直接改善教育环境的‘续期地契费’,对华社来说,是情感上的伤害,也是经济上的沉重打击。”


她强调,雪州土地事务虽属于州权,但征不征费、收多少费,皆是州政府“政治决策”的表现。如今州政府以技术理由推说无能为力,完全推翻了希盟长期强调的“支持华教”“扶持华社”姿态。倘若连教育用途土地都要以商业利润逻辑收费,那么所谓“多元、包容”的执政理念何在?


邱爱婷指出,州务大臣及雪州行政议员有责任向华社交代:

- 为何对一个非营利华校,要征收等同商业用途地段级别的高额地价?

- 华校所缴付巨额费用将如何被回馈于教育发展?

- 行动党多位华裔行政议员在州内阁中为何沉默不语?


“权力来自州宪法,但承诺来自道义。若说支持华教,却在关键时刻袖手旁观,那这就是赤裸裸的失信。”


她建议,雪州政府可参考柔州、森州等做法,对教育用途土地给予象征式收取或全面豁免,因为教育乃公益事业,不应被官僚制度视作“二次创收”的机会。她也呼吁设置更明确机制,避免每隔数十年华校就必须耗费资源、四处筹款“赎回自己的土地使用权”。


同时,她也呼吁行动党雪州行政议员及州议员必须扛起政治责任,坚定向州务大臣反映民意,站在华教立场上据理力争,不能一味以“这是州秘书处决定”为由回避责任。


“真正挺华教,不是到华小义卖会上剪彩、拿红包照片,而是在制度伤害华校、华社最疲弱的一刻,站出来说话。这才是政治品格。”


邱爱婷强调,华校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并非“民间私产”。雪州政府若坚持向侨民华小收取高额地契费用,不但会激起基层深层次不满,也将被视为严重违背希盟在过往大选中的政治承诺与多元理念。


“有权无情,必失民心;有权有义,必获掌声。” 她呼吁雪州政府悬崖勒马,展现政治智慧,以象征式收费或豁免方式处理侨民华小土地续期,真正做到“以民为本”,让华社看见一个有温度、有担当的州政府,而非只懂收费与解释的官僚机构。

Comments


  • Google+ Social Icon
  • Pinterest Social Icon
文章分类
新鲜热辣
联系管道
  • Facebook - White Circle
  • Facebook - White Circle
  • YouTube - White Circle
  • Twitter - White Circle
  • Instagram
  • Telegram
  • TikTok
  马华       蓝天
Copyright © 2020 Bulletin LANTIAN. All rights reserved. 蓝天● 版权所有,禁止擅自转贴节录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