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兴:涉案律师仍公然活动,政府须彻查并防止“假助公民案”再祸国祸民
- Admin
- 19 minutes ago
- 3 min read

马青中委兼哥打拉惹区团团长徐春兴揭露,近日接获公众投诉,指一名曾因卷入“Ops Birth Malaysia”(马来西亚非法出生注册行动)而被反贪会逮捕的律师,如今不仅逍遥法外,甚至重新设立律师事务所,并通过YouTube频道发布“如何申请马来西亚公民权”的教学视频,以“教育公众”为名行不法之实,诱导民众支付巨额费用,与非法中介合作。
他指出,这名律师在面对调查时据称已作出部分认罪供述,但至今未见任何起诉或行动;如今更借“法律专业”之名招摇过市,继续操弄公众的信任与希望,形同对司法体系的一次公开挑衅。
“这不仅仅是个人的违法行为,更是对国家身份制度的侮辱。如果这种人能毫无后果地东山再起,我们的法治就不再有威信。”
涉案律师仍活跃于公众平台,形同蔑视执法机关
徐春兴透露,投诉者提供的资料显示,该名律师近期在社交媒体平台上,透过“EdXXXX NX & PXXXX”频道上传影片,讲解所谓“如何合法获取公民权”的流程。表面上是教育内容,实质上却要求观众提供个人资料及支付费用,以承诺“协助处理申请”或“加快流程”。
他批评这种行为极度危险,因为它利用了社会中弱势群体的焦虑与无助,尤其是那些长期面对身份问题或居留手续不完善者。
“这种人打着‘专业服务’的旗号,其实是在贩卖希望。他们把公民身份当成交易商品,把国家制度当成生意工具。”
徐春兴指出,这类视频不仅误导公众,更可能协助非法网络渗透入国家登记系统,制造虚假身份,对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政府与律师会须马上行动
他呼吁,律师公会以及反贪会必须立即介入,重新审查该律师的执业资格,并调查其律所是否通过合法途径注册。
同时,他建议:
1. 高庭与律师公会应冻结该律师执业证,直至调查结果出炉;
2. 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应审查相关YouTube内容,防止继续传播误导性信息;
3. 内政部与国家登记局应设立联合调查组,查明是否存在非法入籍的中介网络;
4. 公开“Ops Birth”案件的后续报告,确保涉案人员不会在体制内“重新活跃”。
“如果政府不立即行动,这种‘合法外衣下的不法操作’将会迅速扩散,最终破坏整个国家身份管理体系。”
律师职业应守信仰,而非成为漏洞操作者
徐春兴强调,律师是法治的守护者,而不是漏洞的操作者。任何人若利用法律专业身份误导公众或掩护非法行为,必须被追责到底。
“法律人的使命,是捍卫制度的公正,不是钻制度的空子。若容忍此风蔓延,那我们的法律行业也将沦为信任危机的牺牲品。”
他批评部分“名律师”常以社交媒体包装自身形象,但却缺乏职业操守,用所谓“咨询影片”吸引群众,实则推销灰色服务。这种行为,不仅破坏行业信誉,也让真正有需要的民众陷入风险。
建议设立“法律与公民事务监督委员会”
徐春兴建议,政府可在首相署下设立法律与公民事务监督委员会(Legal & Citizenship Integrity Council),以多部门协作机制,监督涉及公民注册、身份认定及律师执业透明度的事务。
该委员会可:
- 追踪涉及非法中介或滥权律师的个案;
- 审核与公民身份申请有关的法律咨询内容;
- 向公众发布“合法申请指南”,杜绝诈骗空间。
“当体制开始透明,欺诈者就失去了生存土壤。”
最后,徐春兴提醒公众,任何“代办公民权”或“快速通道”服务都极可能涉及违法操作。合法的入籍与公民申请,必须通过内政部或国家登记局(JPN)的正规渠道办理,任何收取巨额费用的私人承诺都应立即举报。
“不要被‘律师’或‘法律顾问’的头衔迷惑。真正的法律服务,是维护公正,而不是兜售捷径。”
他强调,马青将持续关注此案的进展,必要时会与反贪会及律师会接洽,确保相关人士依法接受调查。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