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狠批政府政策反复朝令夕改,苏仪芳:勿把华社和政策当儿戏
对首相安华在日前宣布“政府学校不得举办涉及酒精饮品活动”,引发全国华社强烈不满后,又在短短24小时内U转,宣布“华小礼堂不受影响,可继续举办婚宴及筹款晚宴”等传统活动,马青总秘书苏仪芳严厉谴责政府朝令夕改、反复无常的行径,形容这是“拿政策当儿戏,也把华社当儿戏”。 她指出,短短数日之间,首相、内阁与部长们的说法前后矛盾、各说各话,显示政府决策混乱、沟通失序、毫无协调。 “几个月前行动党部长信誓旦旦保证华小礼堂租借政策不会受影响,如今首相在国会又公开宣称‘不可以’,结果不到一天又U转,这到底是哪一位领袖在说真话?政府的立场究竟是什么?” 她质疑,所谓“沿用现有规定”的说法更模糊不清,政府必须向人民交代清楚,到底所谓的‘现有条规’是什么? 她感到疑惑,如果条规早已存在,为何还要让部长甚至首相接连发表自相矛盾的言论?难道首相可以不经过内阁同意,就随意宣布一项重大政策?这种草率与不负责任的态度,完全不配称为一国之首。 苏仪芳怒斥,这次的“禁酒令风波”再次暴露政府治国的混乱与无能,也反映出行动党部长在内阁毫无主见和担当。 她批评行动党在面对华社敏感课题时,


林汉文:酒类饮料一再被针对,昌明政府日益极端保守
马华经济与中小企业事务委员会委员林汉文批评“昌明政府”自上任以来的政策,特别是在提高酒精类产品税务方面,不仅削弱了马来西亚的娱乐和商业竞争力,还表现出日益极端和保守的趋势。 林汉文在文告中提到,2026年财政预算案中,政府宣布从今年11月1日起上调酒精饮料的国产税10%,这已使相关行业失去竞争力,高昂的售价也让消费者却步。全面禁酒并非解决之道,反而可能令外国投资者对我国的开放态度产生疑虑。 “我们尊重政府以民为本的政策初衷,但政策的制定不应以牺牲多元族群权益为代价,更不能为了迎合某些政治人物的利益而推行有损国家形象与经济发展的措施。” 他还提到,即使是泰国,也计划通过取消酒类销售区域限制来增加税收,包括允许全国范围内销售酒精饮品,并计划将娱乐场所的营业时间延长至清晨4时。 以许多餐馆为例,他指出,酒水占营业收入的40%。税务提高后,餐饮业者的营运成本增加,盈利减少。此外,在国际商务交流中,酒会常是商业礼仪的一部分,并没有出现酗酒的情况,反而视为促进合作和社交礼仪的方式。 “我国拥有多元种族的优势,这使得不同文化背景的商家能够更好地接待外资和开展业


黄子轩:校园禁酒令形同“逐客令”,团结政府让华小雪上加霜!
马青中委黄子轩形容,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宣布校园全面禁酒的指令等同“逐客令”,不仅进一步压榨华小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更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环境与成长机会! 他直言,政府给予华小的拨款有限,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多年来,华小能够维持与发展都离不开董家协的无私奉献与热心华教人士的慷慨支持。 “然而,如今首相一声令下,等同切断了学校的重要收入来源,让华小的处境陷入雪上加霜的困境。” 黄子轩强调,出租礼堂是多数华小维持运作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相关收入皆用于改善教学设备、修缮校舍与提升教育环境,受惠的正是莘莘学子——国家未来的主人翁。 “多年来,社会大众向学校租用礼堂举办婚宴、社团活动或神庙庆典,并非为了牟利,而是出于‘喜庆不忘教育’的善意,以实际行动支持学校建设。” 他指出,如今首相的禁酒令,却将这些善意活动一并拒之门外,等同切断了学校赖以为生的经济来源,这不是在保护校园,反而是在推学校入困境,让原本就资源不足的华小被迫走向财政崩溃。 “政府是否真正了解华小的现实处境?如果连租借礼堂都被禁止,学校发展势必受限,孩子也只能在资源匮乏的环境中学习——这真的是政府希望看


内阁决议为何没有官方文告?王祺翔:别再把华社当傻子!
马青教育咨询委员会主席王祺翔质问政府,所谓“内阁一致同意华小礼堂不受禁酒令影响”的消息,既然是涉及全国华社关注的重大课题,为何不是由首相署或教育部正式发出官方文告? “内阁决议是政府最高层面的决定,为什么只是媒体‘独家消息’?难道是消息走漏?还是内阁只是在‘安抚’舆论?等下又要把问题怪在官员身上?” 王祺翔指出,这个课题并非第一次爆发,早在去年政府学校宴会禁酒事件后,行动党部长就曾信誓旦旦说“维持原状”。 “结果安华昨天一句‘校园范围不能提供酒精饮料’,马上把一年多前‘扫入地毯’的课题重新引爆。行动党从头到尾都只是被动救火、没有担当!” 王祺翔批评行动党部长在内阁静静,等到舆论爆炸才急着出来“补救演出”,把华小和华社的权益当作政治表演的舞台。 王祺翔表示,过去一年多,马青多次向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追问华小礼堂宴会禁酒课题,但对方始终避而不答。 “如今突然又说‘内阁议决无禁酒’,请问这到底是新的决定?还是去年的‘旧决定’?如果是真的内阁议决,请部长立即公布官方文件。如果不是,那就是继续在玩弄舆论,愚弄人民!” 王祺翔讽刺,这政府最擅长的伎俩就是“甩锅


熊国宝:人民不再相信政府口头承诺,要求政府白纸黑字
马华雪州宣传局副主任兼马青万宜区团团长熊国宝强烈谴责行动党与希盟政府,在禁酒令课题上反复无常、政策混乱,严重动摇华教根基,令华社对政府彻底失去信心。 熊国宝指出,内阁在不堪华社强烈抨击下,被迫收回成命,宣布华小不受禁酒令影响,可继续举办婚宴与筹款活动。 “但令人震惊的是,政府并未将华中纳入豁免名单。这是否意味着只有华小获豁免,而其他华文学校仍受禁酒限制?这将对华教整体运作造成极大打击。” 他指出,希盟政府在政策上反复无常、朝令夕改,完全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已令人民对其治理能力产生质疑。 “华校拨款没诚意,给了又不足;不足又不准华社以‘以校养校’方式自助办学。这样的政府,到底想让华教何去何从?” 熊国宝说,过去几十年来,华小、华中及独中举办义演、筹款晚宴及社区活动提供酒类,从未出现问题。为何换了火箭做政府,一切却反而被视为违法。希盟口口声声讲改革、谈多元,但实际行动却是迎合极端势力,打压华教。 “希盟忘恩负义、恩将仇报。若没有华社的支持,今时今日依然是反对党。如今的火箭,不再是为民请命的监督者,而是成为政府不公施政的包装师。凡是涉及华社权益的不公政策


陈扬邦:行动党折中方案不是勇气而是出卖华社
马青副总团长陈扬邦严厉抨击行动党顾问林冠英及行动党党秘书长陆兆福,针对“校园禁酒风波”所发表的“寻找折中方案”言论,根本就是睁眼说瞎话,也是对华社的一种侮辱! 陈扬邦指出,所谓“折中方案”,说白了就是要华社妥协让步。 “过去国阵执政时期,华校礼堂举办婚宴、庙会、文娱晚宴带有酒精饮料,从来不是问题。现在反而在自称开明、包容、多元的希盟政府执政下,却一次又一次以宗教理由,想要侵蚀非穆斯林的生活与文化空间,落实校园礼堂禁酒令。” 陈扬邦批评,行动党非但不敢捍卫原则,反而急着帮安华“灭火”,号称要寻找所谓折中方案。 “请问林冠英,折中什么?是谁制造问题?是谁引发争议?以前国阵执政期间,校园礼堂办宴会提供酒精饮料都没问题,是你们自己制造出问题,再假装来解决问题!” 陈扬邦指出,如今的团结政府,已经在系统性地抹杀华社的权益。 “今天是禁酒,明天是不是要禁猪?是不是要干预庙会?是不是连华小课程也要‘调整’?这不是夸张,而是现实正在一步步发生!” 陈扬邦指出,希盟上台后,宗教化政策越走越极端,非穆斯林的权利被不断蚕食。 “这在国阵时代根本不是问题,反而在希盟时期


政府一刀切冲击华校发展,张盛闻:禁酒令伤害多元社会
马华总秘书拿督张盛闻表示,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在国会宣布,“政府学校不得举办涉及酒精饮品的活动”,不仅严重伤害了我国多元社会的基础,更直接威胁到华校,尤其是华小和华中的发展。 张盛闻指出,这项禁令忽略了华校教育体系的独特历史背景与运作模式,其中全国共有约890所政府资助华小(前称半津贴华小)及81所国民型中学(亦称华中),许多学校往往面对经费不足的问题。 他披露,为了维持学校运作与维修设施,乃至推动学校的发展和提升,华社一向秉持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精神,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而出租礼堂,正是华校赖以寻求更多发展资金的传统途径之一。 “大部份华小和华中将礼堂租予私人单位,用于举办婚宴、校友聚餐、社团晚宴、慈善义演或地方庆典。所得的租金收入,将全数投入学校的用途,用于改善校舍、添置设备、资助学生活动及师资培训,这是一种‘以校养校、以堂养教’的良性循环,不仅体现了华社对教育的责任感,也强化了民间教育自主的精神。” 他重申,华校礼堂出租活动的宗旨清晰而正当,即为了教育、为了孩子、为了延续华教精神,这是一份延续了数十年的民间力量,若政府粗暴地切断,便是在否定华社


首相指华校礼堂禁酒,方犹顺:黄家和别继续沉默闪避
针对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宣布,政府学校内不得举办任何涉及酒精饮品的活动,马青吉打州副团长方犹顺促请负责华教事务的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必须马上就此课题公开表态,别再当个沉默和闪避的副教长,反而应发挥身为副教长的角色,给华社一个合理的交代。 方犹顺指出,行动党秘书长陆兆福曾公开发表,内阁已经议决,允许啤酒公司继续以冠名赞助形式支持华教义演活动,一切维持现状。 然而,如今首相却宣布政府学校不得举办任何涉及酒精饮品的活动,这明显与“维持现状”的立场自相矛盾。 也是居林万拉峇鲁区团团长的方犹顺同时强烈质问首相的决定是否经过内阁讨论?行动党5名内阁部长是否曾在会议中反对? 他补充,对外租借礼堂予私人单位作为喜宴、婚宴场合,是许多华小和华中的重要筹款来源之一,这笔收入往往是用于学校扩建、提升设备与举办活动的主要资金来源。如今政府的一句“不得举办酒会”,就直接砍掉了学校的一个收入来源。 他希望首相能够重新检讨政府学校内不得举办任何涉及酒精饮品活动的决定。 他也强调,行动党的5个内阁部长应该尽速把此课题带入内阁深入讨论,别辜负了华社在大选时的全力支持。


陈德钦轰“禁酒令”违背多元精神,昌明政府名存实亡!
马华副总会长拿督陈德钦炮轰,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宣布“政府学校不得举办涉及酒精饮品的活动”是假借教育价值之名,行打压多元文化之实!这项宗教化政策不仅砍断华校筹款的生路,更动摇马来西亚立国以来的多元中庸精神! 陈德钦指出,许多华小和国民型中学平时都会把礼堂租给私人单位,举办婚宴、喜宴、校友聚餐或义演活动,这些租金往往是华校主要的营运经费和维修基金。如今政府一句“不得涉及酒精饮品”,就等同把学校的收入来源砍掉,丝毫没有考虑学校的困难。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民生问题,很多华校都靠这些活动来维持基本运作。现在政府一刀切砍掉,谁来补这笔钱?教育部会负责吗?财政部会拨款吗?” 他批评,这项政策根本就是政府越界干预非穆斯林的生活领域,以宗教标准去规范全民的社会行为。昌明政府一直倡导“多元中庸”,但现在的做法完全讲一套,做一套,把国家一步步推向单一化、宗教化的危险方向。 “今天从学校开始禁酒,明天会不会轮到社团?商场?甚至私人宴会?一旦政府以宗教理由介入公共事务,这条线一旦被突破,就没有回头路。久而久之,不只是学校,连我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习惯,甚至日常自由,都会被一


王祺翔:一句禁酒令,扼杀华教自主发展!抹杀华社付出!
马青教育咨询委员会主席王祺翔今日发表文告,强烈谴责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在国会宣布“政府学校不得举办涉及酒精饮品的活动”的决定。王祺翔指出,这道一刀切的禁令不仅直接掐断了华小的自主筹款生路,更抹杀了华社多年来努力建校的努力付出,尊严与自由度。 王祺翔强调,在国阵和马华执政的过去60年来,华小礼堂租借给社区举办婚宴、节庆晚宴等私人活动,一直是社区团结和华教发展的骄傲,从来是相安无事、井然有序。首相安华在国会突然宣布的禁令,看似是为了保障校园的纯净,但背后却是彻底忽视华小的半津贴制度和华社的贡献。 他解释,在马来西亚,许多华小礼堂并非由政府全额拨款兴建,而是靠着家长、校友和乡亲们一砖一瓦捐出来的血汗和心血。在许多乡区,学校礼堂更是唯一能容纳大型节庆或婚宴的场所。 “这些活动完全属于社区的私人庆典,并非学校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教育环境和校园安全也从未造成影响;相反,租借收入是许多半津贴学校修理屋顶、购买教材、支付临教薪水,以及维持校内设施的关键资金来源。这是华社几十年来秉持‘以地养校’的传统智慧,依靠自身力量推动教育发展的模式。” 他质问,现在政府仅仅凭着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