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承诺采购约1兆令吉,美关税仍高达19%,何来“最佳成果”?刘亚强促刘镇东交代
马华副总会长拿督刘亚强对投资、贸易与工业部副部长刘镇东声称“马美贸易协定是最佳成果”的说法表示震惊与不满。 根据官方与媒体报道,马来西亚在签署马美贸易协定后,已承诺向美国采购总值约1兆令吉的商品与设备,但美方仍维持对我国产品19%高关税,并未给予我国任何实质性贸易优惠。 巨额承诺换不到实际利益 也是马华经济与中小企业事务委员会主席的刘亚强认为,这是一份严重不对等的协定,明显对我国不利。 当我国必须以国家资源及官联公司资金向美方采购约1兆令吉的产品,却无法获得任何关税减免、市场开放或技术转移的具体好处,这种“买贵卖便宜”的安排,如何能被称为“最佳成果”? 更关键的是,马华经济与中小企业事务委员会质问:刘镇东口中的“最佳成果”,究竟是通过什么方式评估?由谁决定?又以什么标准来判断? 如果连评估机制与标准都不透明,这种“最佳”的说法只是自我安慰的政治修辞。 连执政阵营内部也质疑不公 连执政党成员也看出了问题: - 行动党前雪州行政议员邓章钦已公开批评此协定不对等、缺乏透明; - 公正党巴西古当国会议员亦表达强烈不满,质疑政府在谈判中向美方过度让步。 -


批倪可敏滥权施压媒体,林添顺:打压新闻自由制造白色恐怖
马青总团长林添顺严厉谴责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倪可敏,因不满《马来西亚前锋报》记者质疑政府未使用马来文宣传“2026大马旅游年”,致电总编辑施压,企图以部长权力干预媒体运作,此举不仅是滥用权力,更是对新闻自由的严重打击。 他指出,这种赤裸裸的政治施压行为,是对新闻自由的严重践踏,也彻底暴露出倪可敏仗势欺人、滥权压制媒体的傲慢心态。行动党长期高喊新闻自由,如今掌权后却反过来恐吓记者、打压媒体,行为极其虚伪。 “记者是在履行专业职责,以礼貌、理性及符合新闻伦理的方式提出提问,部长却因个人政治情绪而对媒体施压,行为极不恰当。这种做法形同恐吓和压制媒体声音,严重破坏我国言论与新闻自由的根基。" 林添顺狠批,倪可敏的举动不仅损害政府形象,更对全国媒体造成寒蝉效应,制造“白色恐怖”,破坏我国多年来建立的新闻自主与言论空间。 他强调,这并非倪可敏首次展现高压作风,早前在柔佛州的村长汇报会上,倪可敏公开警告“未出席汇报会者,一切后果自负”,摆出官威姿态,如今再对记者动粗口施压,已充分显示其滥用职权、压制异议的政治本性。 他不满,倪可敏以“威胁”的姿态对待村长,如今又


勿借新村汇报事件制造对立,黄子轩:行动党应放下仇恨回归理性
马青中委黄子轩抨击行动党试图借“柔佛州新村汇报会”事件制造仇恨与对立,指责行动党试图再以“仇恨政治”炒作情绪,令人深感遗憾。 黄子轩指出,马青总团长林添顺已明确说明,并未指示任何村长杯葛“柔佛州新村汇报会”,而是由于部分村长不愿出席,他才出于善意,愿意协助这些村长应对媒体与舆论。 “林添顺的出发点非常清楚——那是为了帮村长解围,而非煽动杯葛。行动党却恶意扭曲事实,把善意诠释成敌意,这种做法正是‘仇恨政治’的典型操作。” 他表示,行动党作为执政阵营的一员,本应展现包容与理性的胸襟,但如今却把每一件民生议题政治化、标签化,甚至试图以“制造对立”来巩固政治立场。 “一个真正成熟的政党,应该懂得团结与沟通,而不是分化与挑衅,凡不同立场者皆视为‘敌人’,这不是政治智慧,而是政治焦虑。” 黄子轩强调,马青一向秉持建设性监督的精神,从不反对沟通交流活动,反而希望“柔佛州新村汇报会”能成为更有效的政策平台,为新村带来实质发展。 “我们希望行动党能放下仇恨政治,停止挑拨情绪,回归理性施政,人民真正需要的是一个有能力解决问题的政府,而不是煽动对立的嘴脸。”


张佑铨怒斥行动党政治化新村课题,促倪可敏吴家良停止抹黑、公开道歉!
马青署理总团长张佑铨今日严正声明,针对社青团总团长吴家良对柔州行政议员兼马青总团长林添顺的抨击,内容充满断章取义与政治操弄,既不尊重事实,也暴露出行动党的虚伪与懦弱。 张佑铨指出,林添顺在“柔佛州新村汇报会”一事中,从未强制马华村长杯葛活动。他林添顺已第一时间出面解释,基于部分村长之前反映与中央委任的新村发展官难以配合,因此他在村长群组中建议不想出席的村长以“有事”或“出门”作为回应,以缺席表达基层心声,而这一举动仅是为了保护村长,避免他们被刁难。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村长与新村发展官分歧的问题早已存在,最后导致村长在投诉无门的情况下选择缺席以示不满,这才是房地部要正视的问题,不应被掩盖或推卸。若房地部真心想改善新村事务,就该先协调新村发展官与村长之间的争端,甚至检讨其官员的态度与执行方式,而不是动辄把责任推给马华,甚至借抹黑马华来转移视线。” 他强调,林添顺的出发点纯粹是为了保护村长以及捍卫柔佛新村的权益,避免事件进一步被政治化,因此才要求大家统一口径回应,并非号召杯葛活动;但吴家良却刻意将此扭曲为“杯葛政府施政”,甚至公然号召


徐春兴:涉案律师仍公然活动,政府须彻查并防止“假助公民案”再祸国祸民
马青中委兼哥打拉惹区团团长徐春兴揭露,近日接获公众投诉,指一名曾因卷入“Ops Birth Malaysia”(马来西亚非法出生注册行动)而被反贪会逮捕的律师,如今不仅逍遥法外,甚至重新设立律师事务所,并通过YouTube频道发布“如何申请马来西亚公民权”的教学视频,以“教育公众”为名行不法之实,诱导民众支付巨额费用,与非法中介合作。 他指出,这名律师在面对调查时据称已作出部分认罪供述,但至今未见任何起诉或行动;如今更借“法律专业”之名招摇过市,继续操弄公众的信任与希望,形同对司法体系的一次公开挑衅。 “这不仅仅是个人的违法行为,更是对国家身份制度的侮辱。如果这种人能毫无后果地东山再起,我们的法治就不再有威信。” 涉案律师仍活跃于公众平台,形同蔑视执法机关 徐春兴透露,投诉者提供的资料显示,该名律师近期在社交媒体平台上,透过“EdXXXX NX & PXXXX”频道上传影片,讲解所谓“如何合法获取公民权”的流程。表面上是教育内容,实质上却要求观众提供个人资料及支付费用,以承诺“协助处理申请”或“加快流程”。 他批评这种行为极度危险,因为它利用了社


马汉顺:援助金解燃眉之急,唯有教育能改变命运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日前指出,政府已动用超过200亿令吉,通过爱心援助金、福利补贴与“爱心伞计划”等方式,协助贫户脱贫;相等于教育部预算的三分之一。马华署理总会长拿督马汉顺医生认为,政府立意无疑良善,体现了政府对弱势群体的怜悯与担当,然而,若我们真心希望摆脱贫困的恶性循环,就必须问:钱花了,穷根拔了吗? 马汉顺强调,济贫,固然重要;但若只济其困,而不启其智,贫穷将世代相传。教育,才是最持久、最尊严、最具创造力的扶贫之道。它不仅关乎个体的命运,更关乎国家的未来结构。 一、援助解燃眉,教育断穷根。援助金能让一家人暂解饥寒,却无法让他们走出依赖的阴影。教育能改变思维方式,培养技能,让贫者从“等待者”变为“创造者”。真正的脱贫,不是钱包鼓起来,而是脑袋亮起来。 二、援助制造依赖,教育培育自立。当援助成为习惯,社会的自我动力就会被削弱。政府不断输血,人民却不再造血。教育能重燃尊严,让人凭知识立足,以能力谋生。扶贫的终极目标,不是养民,而是兴民。 三、援助惠一代,教育益三代。援助金只能止渴一时;教育却能改变命运。一个受教育的孩子,或许能带动整个家庭脱贫;一个有教


熊国宝:理性看待不同意见,吴家良不应为政治私利攻击他党
(吉隆坡30日讯)马青万宜区团团长熊国宝指出,行动党社青团总团长吴家良应懂得“忠言逆耳”的道理,不能把良性建议视作恶意批评,更不该为政治私利攻击他党,制造不必要的对立。 熊国宝说,作为执政阵线的一员,吴家良理应以开放与理性的态度看待不同意见,而不是以党派立场为先、牺牲联盟合作精神,因为一个成熟的执政团队必须容纳多元声音,才能真正服务人民。 “若连建设性的意见都容不下,只是一味扣帽子、动辄攻击他人,那只会暴露出行动党在执政后的傲慢与不安。” 他表示,团结政府由多党组成,每个成员党都是独立个体,彼此应建立在互相尊重与协商的基础上,而非以干预与施压的方式逼迫他党就范。 “行动党如今已非常享受执政的滋味,为了确保继续‘享受甜蜜的权力’,不惜千方百计试图将马华驱逐出团结政府体制,这种行为极不负责任。” 熊国宝强调,行动党不应再以政治表演掩盖无能,也不应把民生课题当作党派斗争的工具。 “政治不是零和游戏。人民要的是解决问题的政府,而不是一群沉迷权力、忙着算计的政客。”


马青总团举办辩论表演赛,激辩“教育与管教权的界线”
为配合马青70周年庆系列活动,马青总团将于2025年11月9日(星期日)下午6时30分在吉隆坡马华大厦三春礼堂举办马青全国政治辩论表演赛。 本次辩论赛旨在推动青年理性思辨与公众对时事的关注,题目将聚焦在“教育与管教权的界线”。本次活动以中文为媒介,采用表演性质的辩论形式,并且融合趣味与思辨,打造一个“可看、可思、可参与”的公共对话平台。此外,本次辩论赛也邀请了国内多位知名辩手前来参赛,届时正反两方辩手将以严谨的逻辑与精彩的言论展开交锋。 马青副总团长兼筹委会主席李奕渊表示,因近来全国多起校园暴力、性侵及学生安全受威胁事件引起社会关注,在此背景下通过辩论形式,可引导大众理性思考“体罚”在校园中的界限与教育本质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在维护校园安全与尊重学生权利之间取得平衡。 他表示,辩论表演赛不仅是一场思维较量,更是一种民主实践。通过青年视角探讨时事议题,旨在培养社会理性讨论的风气,提升公民思辨与民主意识。 有兴趣观赛的公众可通过以下链接购票入场(*票价未包含SST) https://www.cloudjoi.com/shows/469


槟城LRT值不值得建?马汉顺提5点需深究
槟城轻快铁(LRT)一事,再次成了议员彼此喊话的舞台。针对交通部长陆兆福一句“不要怀有嫉妒心”掀起舆论浪花,马华署理总会长拿督马汉顺医生质疑,国会议员们真的在讨论“交通”,还是在较量“政治”? 马汉顺强调,公共交通规划,最忌“以政代策”。任何计划若以“哪一党执政”作出发点,而非“哪一处民需”,那条轨道铺得再直,也通往浪费的尽头。 槟城轻快铁的预算庞大、负担沉重,地方人口密度与乘客量预测长期不符,却硬要以“发展形象”包装成“进步指标”,这不是发展,是炫耀。 固然,我们不应因政治立场而阻挠,但更重要的是——也不应因政治立场而仓促推行。若连可行性研究都仍然存疑,若连财政承受力都模糊,若连交通整合计划都还在图纸上打转,谈何“建设”? 马汉顺指出,轻快铁不是时髦工程,而是长期债务。发展不能只看“有没有建”,更要问“建得值不值”。当财政吃紧、物价高涨、民怨四起之际,我们是否仍有本钱把几十亿令吉埋进一条政治轨道? 槟城LRT计划至少有五个值得深究的地方: 一、经济回报不符比例。槟城LRT造价惊人,乘客预测却远低于吉隆坡捷运线。如此高额投资若无长期盈亏平衡机制,


李俊滽抨倪可敏含血喷人:勿出卖华社利益,应公开新村拨款详情
马华新村事务局主任拿督李俊滽律师抨击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倪可敏身为华裔部长,理应以新村发展及华社权益为优先,而非动辄拿马华开刀,以掩饰行动党在政府内的无能,更不应以柔佛村长出席或未出席汇报会为借口,打击马华议员及分化村长。这种做法只会损害村民利益,违背全民部长应有的职责。 他指出,身为部长并在上届大选获得广大华裔选民支持的领袖在团结政府内毫无作为,在2026年度财政预算案中,华人新村和印度村共分区区9000万令吉拨款。新村拨款一年不如一年,不仅影响新村发展,也让华裔社会的权益受损,表现差劲,让人深感失望。 李俊滽指出,事实上新村申请拨款时,部分申请并未获批,因此所谓的9000万令吉拨款未必真正落实。他早前曾促请房地部公布新村及乡村拨款的总额与分配详情,以示透明,但该部至今依然没有回应,令人质疑其透明度与诚意。 他指出,真正负责任的部长,应指示属下县署及地方发展官与村长紧密合作,确保新村发展顺利、村民利益受保障,而不是滥用部长权力,发表不实及诬陷性的言论,有损部长尊严。 他强烈反驳倪可敏指责马华部分领袖“吃里爬外”的说法,这是一项严重的诬蔑。马华作为






















